新中国珍邮及拍卖价(二)


新中国珍邮及拍卖价(二)

 

整版“金猴”邮票

 

T46猴猴票,又称庚申猴、金猴,是中国邮票总公司于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猴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与猴票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首日封。猴票是特种邮票,编号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猴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  

 

 


湖北翰瑞2006年(罚没物品)书画邮票工艺品拍卖会,042号邮品T46猴版争夺十分激烈,经过数轮竞投,以23.5万成交

 

2009年11月,北京诚轩拍卖整版猴票的成交价为43.68万元。

香港苏黎世亚洲(Zurich Asia)的2010年邮票和邮政史秋季拍卖会80枚全版的1980庚申年8分金猴邮票,经激烈竞投后,最终以115万港元高价成交,由一名欧洲藏家透过电话投得。

 

中国嘉德2010春拍邮品专场中,两版T46庚申年猴邮票80枚全张双双突破90万元人民币大关,分别以99.68万元和91.84万元成交,

 

2011年(15日)苏州邮票()专场拍卖会,“金猴”魅力再现,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全张票,在相隔了30年后,以120万元创出了中国邮市的最高拍卖价。

 ===================================================================

“蓝军邮”邮票

 

1953年2月为了优待军人寄信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第一枚底纹为橘红色,俗称“黄军邮”;第二枚紫色,俗称“紫军邮”;第三枚蓝色,俗称“蓝军邮”。图幅为21毫米×32毫米,齿孔14度,全张90(9×10)枚。胶版。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拟于1953年8月1日发行。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邮票分批印完,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每位官兵每月可得到2枚用于通信。

 

邮票下发后,有的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等,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延期实行”,停止使用。后来,军队有关领导机关作出决定,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但在个人手中的军人贴用邮票仍被使用。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估计在100枚到150枚之间,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1994年11月,在北京邮星贸易总公司举办的邮票拍卖会上,一枚“蓝军邮”(新票)底价38万元,经40多个回合的激烈竞拍,最后以80万元成交。

 

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期间,太平洋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大型邮票拍卖会上,一个“蓝军邮”四方连经多轮竞价,以340万元(不含佣金)成交,创新中国单项邮票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

 

2005年12月,上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的一次拍卖中,一个“蓝军邮、紫军邮、黄军邮”四方连共拍得200万元。

 

2008年4月29日中国嘉德春拍上,一枚1953年军人贴用邮票“蓝军邮”以64.96万元成交,

==================================================================

“天安门放光芒”邮票

 

被集邮者称为“放光芒”,是1956年发行的“首都名胜”特种邮票中的一枚。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5枚,分别以颐和园、北海、天安门、天坛、太和殿和图案。其中天安门图邮票图稿表现的是天安门早晨的景色,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但邮票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好。天安门上空的祥云形成直射的光芒。刺眼的光芒令人极不舒服,在发行前有人提出异议。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这枚邮票,收回此票。同套其余4枚邮票仍按原定发行日期发售。但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个别邮局提前出售。虽经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约有六七百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补发了一枚“天安门”邮票。

 


 

1993年2月,广州大龙邮票行主办的中国珍邮拍卖会,一枚信销票4.15万元拍出。

1993年香港邮票拍卖会一枚27.6万港元成交。

1996年11月5日,香港嘉士德国际邮票拍卖会上一枚30万港元成交。

1997年11月21日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的邮品拍卖会,两枚分别以28万元和29.5万元拍出。

1998年中国嘉德春拍一枚33万元成交。

2000年中国嘉德一枚27.5万元拍出。

2004年嘉德春拍一枚23.1万元拍出。

2006年嘉德秋拍一枚40.7万元成交。

2008年北京诚轩秋拍一枚信销票估价13万-18万元。

 

====================================================================

蔡伦“公元前”字邮票

 

1962年12月1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即:东汉的蔡伦(造纸)、唐代的孙思邈(医药)、宋代的沈括(地质)、元代的郭守敬(天文)。在邮票上,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蔡伦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享有“蔡侯纸”之称。他的生年难以考证,故在邮票上写为“蔡伦(公元?~一二一)汉”,而邮票设计家却在设计邮票图稿上写成了“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这个错误直到印刷打样时才被发现。印刷工人只好在印版上将“前”字一个一个改掉。因一时疏忽,有一个“前”字漏改,从而使每个邮局全张第16号票位形成错体。出售时才被一些幸运的集邮者意外地发现。邮票发行部门将错体票收回,约有数千枚流出,十分珍贵。

 



 

1997年11月21日’97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拍卖会,1枚纪92蔡伦像错体6连新票以6.1万元(人民币)拍出。 

1997年时新票一枚曾以67100元成交。

1998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1个含“公元前”错体票的纪92整版票,底价8万元。

1998年5月,中邮大地安徽拍卖会上,1枚纪92“公元前”错体票底价3万元。

1998年6月,中邮大地第2期月末拍卖会上,1枚纪92“公元前”错体新票底价3万元。1998年中邮大地第4期月末拍卖会上,1枚纪92“公元前”错体票以8.9万元成交。

 

20010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会,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蔡伦像邮票五十枚(整版),其中第十六一枚邮票为错版(公元前),以22万4千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