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惠:“关注两会、关爱民生”
嘉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山东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张兴惠
时间:2010年3月10日14:30
简介:他学习白求恩精神,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医治患者13万多人,并为其中8万余名患者减免了医疗费用8600余万元,支援“老少边穷”济贫救困1300多万元……让患者“看好病、少花钱”,不治好病就不收费,他被誉为现代"白求恩"。张兴惠10日做客中国访谈,敬请关注!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他学习白求恩精神技术上精益求精,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全体医护人员,治疗患者13万多人,并为其中8万多人减免医疗费用8600多万元,让患者看好病少花钱,他被誉为“现代白求恩”。为您介绍今天的节目嘉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山东省济宁脉管炎医院的院长张兴惠。张院长,您好,欢迎来到我们演播室。
张兴惠:
你好。
中国网:
关注民生又一次成为今年的两会热点,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及了关注民生,您对此有何感想?
张兴惠:
生老病死是人民生活当中的大事情,人的一生中好多不幸可以避开,像车祸、从高处意外掉下来摔伤,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开生老病死这样的灾难。在生老病死、在治病方面,如何让老百姓治好病、少花钱,也就是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民生中最大的问题。
中国网:
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关注民生问题,涉及到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您作为一名医院院长,对医疗改革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兴惠:
首先,国家拿出很多钱对农村农民看病问题实行新农合的方式,还有对城市的低保户看病问题,最多每人每年拿300块钱,这是一件好事,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对于那些疑难病、大病,就显得解决起来不是那么顺当。这些疑难病患者、大病患者还是处在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这样困难境地。
中国网:
看病难、看病贵早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已成为百姓生活中难以承受之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兴惠: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解决,将使众多的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还说的轻了一点,甚至因病造成家破人亡,这样的事情我遇到的非常多。从1961年,我把治疗脉管炎等疑难病中西医结合新疗法用在治疗上,到现在已治疗了13万多病人,其中有8万病人都是因病致贫。因病治贫还是好的,还有更厉害的,看一下照片,这位是陕北农村的患者,叫张永红,得了脉管炎,当时脚没烂,在西安市两家大医院治了不到两年,两只脚全部溃烂了,花了12万,亲戚朋友的钱全部借光了,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们陕北分院给他免费救助,才保住了他的腿的上半部分。像这样的病人不是一个、两个,不是十个、二十个。山东省梁山县病人张大义,腿还没烂,没钱去看病了,疼得厉害。没有办法,自己把自己的腿砍了下来。三国时期曾有刮骨疗毒夜读《春秋》的关云长,张大义则被称为水泊梁山的第109条好汉。青岛的一家假肢厂得知他的情况后,免费给他安了假肢。CCTV12报道过的河北省井径县患者高严明,得了脉管炎,久治不愈,钱花光了,疼痛难忍。没办法,想一死了之,就自己往自己的头上钉钉子,钉子有6、7公分长。河北省武警总院给他做了手术,救他一命,帮他取出了钉子。但他的脉管炎没有治好,另一条腿也锯掉了,最近手上也发病了。但我相信给他捐上10万、8万,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现在医疗费用太高,特别是治疗脉管炎这种疑难病。辽宁沈阳脉管炎患者肖进友,原来是百万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票子、有孩子、有妻子,最后全部花光,在一个大医院住了900多天,把腿给锯了。最后找到比较合适的办法,在别人的救助下最后把病给治好了,现在他又去救助别人,这种事情有很多。
像这一类的病人有多少呢?大致有2000多万。脉管炎、静脉炎、大动脉炎、雷诺斯病、缺血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还有因为血栓脱落堵塞深、浅静脉造成的一系列疾病,还有因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下肢坏疽,还有缺血性的心脏、脑血管病。这样的病人占1.5-2%,我们国家有2000多万病号。这2000多万病人哪个病人只要住在省级、市级医院,一个月得2万,到北京这样大医院住,一个月得3万,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够治好的,也不是三个月、四个月治好的,这些人怎么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有因病自杀的。
中国网:
现在有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国家以法律来推动、保障人民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广泛的医疗措施正在全面推进,您认为效果如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能否谈一下您个人的解决观点?
张兴惠:
收费高、无人监管,很多杠杠形同虚设。比如说,举一个简单的病,感冒、发烧在解放前都是姜汤加红糖,出出汗就能够好。到了解放初期,我到部队去,就用阿司匹林。有句顺口溜:“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一包,一包不好再吃一包。”一包9片,一片不到一分钱就解决问题了。可是,现在呢?孩子只要感冒,到了医院里就挂上吊针了,为什么挂上吊针?为了高收费,而且为了让体温很快地降下来,还要再加上激素。大量使用激素,就造成了现在缺血性骨头坏死病人增加,激素损坏股骨头。大夫不是不知道,感冒了,只要吃点药、多喝水、多休息就好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得了感冒,肯定不会挂吊针。那他为什么给别人打吊针?不打针,怎么一天收三、四百元?像北京的一些医院最少一天也得收200多元。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已开了好几次太平洋地区循证医学会议,提出来不用这样做,能喝水、吃药治好的病别打针,能打针治好的病别开刀,这是原则。可偏偏这样做,为什么?多收费啊,多拿奖金。感冒,用阿司匹林、土霉素就能治的病,却不用,非得用昂贵的抗生素,好多收费,可以提成。这些问题不解决,国家投入那么多的钱,让老百姓看好病、少花钱,但到了具体的大病方面就麻烦了,连这些小地方都控制不住。
中国网:
针对这些问题,您个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兴惠:
有,也提过,但没有推行开。第一个提的是“伤心的医疗费”这篇文章。这个病号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这个病与脉管炎有相同之处,都是血管堵塞,血管堵塞导致股骨头缺血而坏死。股骨头坏死病人到后期都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如果换很好的,国外进口的需要10多万元,过几年还要再换,没完没了。我们以前没有治过这种病,于是我们就搞了一个疗效责任收费制,治好你的病,收你的款,治不好你的病就不收你的钱。患者认可后签订了治疗合同,每个月1600多块钱。结果治好了,他的单位却不付款,只好打官司。看好病了,有合同,你却不给钱。法院是很公道的,我们胜了,多家报纸做了报道,就连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都进行了专题报道,现在在网上还能搜得到。想用这个办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到大医院看病,看好病,得给钱,看不好病,看死了,到了太平间,也得拿钱。这很不合理。病人得了病要吃药,他就是消费者,吃药是治病的,吃了药治不好病,看重了,就可以不给钱。我们搞疗效责任合同收费制,治好你的病,收你的款,治不好你的病就不收你的钱,这是一个方法。我提出疗效责任特殊收费,打破了过去看病吃药就给钱。这样就好了,你知道我这个治疗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多少钱能够治好,这样医院就不敢用假药贵药了。
中国网:
刚才您提到看病难、看病贵,同样,在医保措施未能有效覆盖的情况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个天天与病人打交道的院长,您遇到这样的弱势百姓是怎么解决的?
张兴惠:
救助、救助、再救助。一个是很困难的,你也别跟他要药钱了,你不跟他要药钱,要药钱的话他就没钱吃饭了,吃饭得花钱。药再好,七天不吃饭,病人就饿死了,还得解决吃饭问题。现在就有在我们那里看病的病人,除免费治疗外,每个月还给他生活费。有一位病人一个月医院给他160元,还有一个给300元的,你不给他钱,他就无法生存。还有家属陪伴着病人,同时做护工,为其他病人提供服务,一个月收300、400块钱。今天来到现场的这个病人叫黄秀亮,是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园乡朱万一村农民,1986年到我院时他的脚坏了三分之一,发烧,拉肚子,濒临死亡,他还有老伴、两个孩子,老伴带着孩子要饭去了,他就到医院去了,没有钱,得想法让他吃上饭。他的妹妹在陪护他的同时,医院安排他的妹妹做护工,每个月挣三、四百元钱,这样治疗了两年就好了。
像这样的病人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一千、两千,太多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讲话的同时,我相信像这样的病人在医院里可能正在痛苦着,希望看疑难大病的医院和大夫刀下留情,要对患者负责,看不好就不要乱看。
中国网:
据我们了解,您曾作出“治不好病就不收费”的承诺,并在兑现承诺的同时,努力让患者“看好病、少花钱”,因此被誉为现代“白求恩”。您怎样看待社会给予的评价?想到过这个承诺会带来什么吗?
张兴惠:
我做这个事情,倒没有想过给我个“白求恩”的称号,我是只想让更多的人治好病,少花钱,不要再遇到有病人往头上扎钉子。我还遇到一个患者,就是一个笑话,病人喝了五包老鼠药没有自杀成功,为什么?是买到假老鼠药了,是地瓜粉,他是河南人,叫崔秀山。为了让这些得疑难大病的人,像脉管炎、静脉炎、糖尿病下肢坏疽、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还有慢性再障贫血这些难治的病,在对这些病人治疗的时候,要通过优选的办法,选择出花钱少、疗效好的药物,让他们花钱少、治得好,就能解决众多的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用什么办法?用比较医疗模式。只有通过这个办法,才能使疑难病患者治好病、少花钱。现在我们知道有很多脉管炎病人,怎么导致的呢?是假药造成的。这些假药谁批的?不是病人老百姓批的,是个别的想坑害病人的药品商,是个别的签了字想拿钱的所谓专家,还有个别的官僚主义管药的官员,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治疗脉管炎等血管栓塞性疾病方面的药,准字号的中药、西药算下来有几十种,有效吗?没效。前面那些病人都吃过这些药。前几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官,一个被杀头,一个被判死缓,都是他们搞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没人监管他们。如果通过药品的疗效好坏、花钱多少和价钱的的高低让老百姓评价,让老百姓去说,就不会出现假药当真药卖的现象。卖的药没效还很贵,老百姓不会说你好。通过这样的方式选出好的药来。以病人为主批这个药,不要以专家,也不要以药品商,也不要以广告来决定,也不要以少数的官僚主义来签字。让群众监督,没有群众的监督,杠杠再多,也不管用。
药品法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做的,把一个假药批下来投放市场,通过多少程序走?假的也要走。要八个专家签字说他好,还要大医院的医生大夫签字说试验行,再有就是通过领导批准,才能获得准字号。但是这一群人当中没有一个是有病吃了这个药的病人。这一帮子人是干什么的,都是想从中间得到好处的人。有钱能买鬼推磨吗?于是,他们就签字了。可是病人不会这样。药好不好,只能让吃药的人去说。把他们组织起来,搞一个药物疗效的好坏,价格高低的比赛,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能够解决问题了。比如说,在访谈室,来一部分病号,脉管炎也好、静脉炎也好,吃哪个药好,让他们说话,他们不会说假话,老百姓有病的人不会说假话。掌握签字权的人可以说假话,因为金钱能让他们说假话,经济唆使吗。我们知道现在治疗一个脉管炎病人需要两万到三万,像治坏的这些人,都会看到是谁治的。举行比赛并不难,厂家把药拿来,你做治疗10个,我治疗10个,让患者吃了看有没有效果,让病人说话。只有这样,他才会把假药当真药卖,坏药当好药卖的现象。只有这样,才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只有这样监督才会有效。就像奥运会比赛一样,哪个人跑的快就是快,跳的高就是高,所以我们缺乏监督、透明,特别是缺乏老百姓监督。
中国网:
您认为在全民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个有责任感的医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再处理医患关系方面有什么样好的办法?
张兴惠:
作为一个医院,首先要考虑病人的利益,如果这个医院不是考虑病人的利益,考虑的是病人的钱,那就麻烦了。现在这样的医院还不少,一个是帮助药品商卖假药捞回扣,还有收红包的,有人这样形容医疗界的一种现象:“六种人手术刀,要想活命送红包。”还有更严重的比喻:“白大褂,黑心肠,一群披着羊皮的狼。”一块臭肉腥了一锅汤。当然不是每个医院的所有人员都这样。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讲和谐、讲人道主义,要把这放在第一位。和谐、和谐,你把病人坑的没钱吃饭了,甚至治死了,饿死了,见一个,坑一个,怎么能和谐?医院的和谐,就是要给病人治好病,让他们少花钱,解决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这样就和谐了。
我们这几年,看了13万多病人,8万多是免费的,其中有20%的人是全免费,不免费他就无法活了。我们收入就少了。少收入的情况,整个情况比农民的生活水平高,我们医院去年平均工资不到600块钱,我在没退休之前,我的工资一个月1200多块钱。可是和我一样在别的医院工作的人,一个月5000多块钱,加上奖金1万多。我也有奖金,每个月100元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加在一起才1300多块钱。不能高收费,收费高了,病人会看不起病,他们只有死路一条。特别是我们看脉管炎这类血管栓塞的疾病,病人说死亡就死亡了。像血栓堵在肺部,肺栓塞,很快就会死亡。有的人觉得当上大夫了,就比人高多了,不是那样的,他们弄错了两个位置,第一,我们和病人是一样的,病人是第一位的,我们是第二位的。有的大夫觉得他是第一位的,病人是第二位的,病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事实上是先有病人后有医生,先有病后有药。第二,病人是大夫的衣食父母,没有病人,要大夫干什么呢?衣食父母,你拿工资,拿的什么钱?拿的是老百姓交的税钱,坑了病人,衣食父母就没了,你的第一个父母把你养大。你把老百姓都坑了,你的衣食父母就不存在了,你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网:
近几年,医疗界发生的大事很多。头几年,一位病人的眼睛不好,到重庆一家医院的眼科看病,花了6000块钱,越治越重,另一只好眼也给治坏了。病人多次向医院讨说法,你把病人治坏了,赔偿就是了。医院非但不赔偿,反而往外推。病人是个山区的开山农民,会弄炸药。在多次要求赔偿无果的情况下,病人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炸药,安上雷管,再一次要说法,大夫叫来保安往外赶病人。病人无奈引爆了炸药,造成了当场死亡三人、伤数人的恶劣后果。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情,值得反思。如果你给他治好病了,并且花钱还少,病人感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引发悲剧。有过不要紧,改过就好。医疗是高风险的行业,出了问题,你给病人解释清楚,他不会给你找事儿。你不给人解决事儿,就会出事儿。从61年开始几十年了,我院从未出过一起因药品疗效不好、收费高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一次没有。你给人治好病了,他不仅不给你找事儿,还会请你吃饭。我们医院有规定,不能吃病人的饭。所以,有责任心的医院多想想如何解决病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如果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要高收费,不要发生东北天价处方的事,住了不到两个月就好几百万,谁负担得起?
中国网:
最后,作为常年关注贫困患者的爱心院长,能否向有爱心的各界人士呼吁一下,支持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的心声?
张兴惠:
我们可以举办治疗脉管炎等疑难病所有的药物疗效价格比赛,如能成功,就能够防止刚才所说的高收费,发生的医疗纠纷就都能够解决,而且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想做,老百姓愿意参加、病人愿意参加。治疗前签订合同,治不好病,不收你的钱。比如说有100个人治病,有10家参加治病的,各治10个病人,谁花的钱少、谁的疗效好,就按照那家的标准治。这样他就不敢高收费,不敢乱用药。比方说有10家,你每个月收三千,五个月就治好了,,才一万五千元。你每个月收五万,五个月二十五万,那么就按那个每个月三千的办。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情况下选出优劣。这样就不会出现伪劣假药和想高收费的大夫和医院去坑害病人了,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了。比如说药品公开采标,病人选大夫,还教育医生把病人当亲人,在门上挂着患者至上,这些都缺乏有力地监督,是些口号性的东西,是暗箱操作的东西,老百姓参与的太少了。同时呼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在每年的两会上多向上面反映真实情况,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已法律的形式向社会公布,相关监管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那么,用不了几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会得到非常大的缓解。
中国网:
我们非常感谢张院长作客中国访谈,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访谈热线 010 - 8882 8267
010 - 8882 805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是谁在抗甲流上造成33万的看病贵_艾秘书网-中国领先的企业资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