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首季经济运行陷入僵局


首季经济运行陷入僵局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再次尝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中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硬约束已日渐明显,外围市场也因为金融海啸的冲击而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经济转型显得更加紧迫。从今年以来的一些经济数据上看,经济转型在开年之后进展得并不太顺利。经济结构呈现一种消费与顺差萎缩,而投资依然强劲的局面。

    消费方面,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滑落至15.8%,居民消费意愿触及十余年来的低点。外贸方面,继2月份出现逆差后,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0日表示一季度可能出现逆差。如果说顺差缩减似乎是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话,消费萎缩当然与经济转型的应然之路背道而驰。夹在两者之间的,是迷雾重重的固定资产投资。无论是从资金面还是政策面上看,一季度投资增速似乎应该出现一定的放缓。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打击下,投资增速依然强劲。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而去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增速大部分时间介于24%-25%之间。当然,未来投资增速可能放缓的一些迹象也是有的。货币和信贷方面,M2已经回落至16%以下;同时,1-2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3.6%。此外,随着个人所得税的提高,未来消费可能会略见起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若持稳甚至回落,顺差的回归也是可期的。届时,整体经济结构会显得更均衡一些。

    对中国而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可完成。在“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季度,中国的结构调整面临着投资强劲、消费下滑、顺差萎缩的僵持状况,未来能否打开新局面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