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背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所享。“十二五”时期,要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重解决收入分配、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大力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包容性、共享性社会发展体系。规划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按照宽覆盖、多层次的要求,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物价变动的情况,动态调整社会保障的水平。同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逐步推动社会保障资金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改革。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合理分配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问题。“十二五”时期,要深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收入分配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劳动力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速度,建立科学合理垄断行业收入管理机制,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切实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民所享。
(三)大力促进居民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十二五”时期,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就业发展纲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服务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同时,逐步完善全国性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重点解决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下岗企业员工等社会群体的就业问题,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四)推动住房体系改革,加快公共住房体系发展住房是民生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大住房体系改革力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公租房、廉租房等公共住房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通过金融、财税、土地等综合改革措施,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合理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