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看待"圈钱"提法?又如何正确看待股市民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4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人说“发行股票融资就是圈钱”,证监会对此非常关注。他个人认为,目前很多人议论动不动就发股票融资圈钱,监管部门对这个提法很关注。市场上形成这种意识,本质上还是公司治理问题。为此,在很早前监管部门就提出了要重视公司治理。他进而表示,买股票的人,无论是大的机构还是小的投资者,其实都是股东。如果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股东之一,看成是公司的一份子,就不会认为是圈钱,因为那是自己的公司。因此,圈钱问题的本质就是公司治理问题。必须要解决小股东对公司的认同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否则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合适的解决。

       就部分代表委员提出的“要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这一建议,朱从玖认为,如果是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加快机构资金入市”这个角度出发,他很赞成。

  这位证监会领导说话混淆概念,没有切中要害,说了等于没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圈钱就是原有股东圈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钱!圈钱在前,被股东在后。“领导”的意思是被股东后,利益就与原始股东一致了。其实是被原始股东绑架了!

  监管、监管,管理层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投资者!偏离了这个最重要的职责,这个部门不仅无存在的必要,而且会损害市场!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各国的证券法律都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如果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最后市场就失败了。特别是在中国,股市也要讲民生。广大中小散户支持了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他们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赚钱,赚钱,赚钱!每个进入股市的人,都怀揣着一个名叫“赚钱”的梦想。实力机构想赚钱,普通个人投资者(俗称“散户”)也想赚钱。只是,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散户股民却常在赚钱的美梦里,重复着更多凄凉的赔钱故事。即便是赚到钱的散户们,也容易陷入“辛辛苦苦三五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轮回漩涡。

  资本市场光是圈钱、堵博,还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吗。请问“领导”,每一家企业上市前,要不要疏通关系,是不是找你们这些人,你自己经得起中纪委和安全部门检查吗?圈人民的钱,鼓你们这人的腰包,这叫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吗?管理层只是说说大话、讲讲空话而矣!请问“领导”,用什么机制来保障人民投资的回报?如果不能保障回报,不叫圈钱叫什么!

  正如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指出,中国股市成立20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重融资、轻回报”却是顽疾。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股市融资额达到3.7万亿元,而给予公众投资者的分红却不到4000亿元。其中,仅去年一年,中国股市融资额就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融资额位居世界第一。但问题是,不能只是重视融资功能,而把投资功能抛到九霄云外。这种做法,只能使中国股市在“圈钱市”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与社会上的民生问题一样,股市同样存在民生问题,而且股市的民生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毕竟股市的民生问题同样构成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股市的民生问题得不到重视与解决,它不仅妨碍股市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危及到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

  如果中国股市不顾及民生,只是一味“圈钱”,不仅是对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的极大扭曲,更是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巨大伤害,这也正是“为什么投资者背着一麻袋一麻袋的钱买房子,为什么中国股市的换手率会高达900%?这正是股市不重视回报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股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必须重视给予投资者回报,而不能继续在‘圈钱市’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