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指数的思考


  从现在开始,幸福指数必定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词语。但幸福指数究竟是什么?它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

  我认为幸福指数从大的角度而言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均寿命;二是受教育程度;三是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表面来看,以上三项标准都是可以量化的,如国民寿命多少岁?文盲率、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是多少?人均居住面积、每日摄入食品(甚至具体到食品种类)量、工作时间和人均收入等等的量化指标达到多少?也就是这一词语中的指数具体达到什么数值。

  但幸福指数一词拆开来看,它是幸福和指数组成。其中,我所认为的三个方面,虽然可以量化考核,也就是具体到数字和数值,但却又给人感觉是冷冰冰的。因为鲜活的生命不仅仅是指生存的时间长短;教育的程度也不仅仅是因一纸文凭来衡量;生活的质量也不是有吃有穿便能满足的!也就是说只凭可看的指数就是代表幸福,毕竟“指数”只是作为“幸福”的一个状语。如果按照老子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幸福指数”中用以描述“幸福”的“指数”只是形而下的,是器;幸福才是形而上的,是道。

  因此,要真正让中国人的幸福指数长期高企,昂扬向上,就必须通过我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的努力。我想,真正让整个社会都能和谐共振、全单位能良性互动、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起来,中国社会必须公平,各个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发展,每个人都得具有一定的社会良知——爱环境、爱工作、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