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高负债不应铁路单方面说了算
杨于泽
新任铁道部长盛光祖5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介绍,中国铁路目前负债约1.8万亿元,总资产约3.3万亿,负债率约56%。他还说,不仅中国,国际上的大公司负债率超出56%的多的是,“目前负债在安全范围内,群众可以放心”。
我国已运营高铁多条,时速三四百公里,远迈日欧。目前正加紧建设全国性高铁网,有位前高官认为,这是中国“唯一一件超过发达国家的事情,美国人、日本人会很嫉妒、羡慕我们”。这当然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学会“换面思考”,赞扬是正面的,质疑与担心也未必不正面。正面肯定,反向质疑,共同构成人类理性。
中国铁路负债率56%,国际上大公司也有负债56%以上的,这似乎证明了铁路负债的合理性。但细究起来,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不管什么类型企业负债经营,都要还债还利息,企业必须能够盈利,而且很可能需要高回报。国际大公司赚全世界的钱,而且有可能通过创新获取暴利;而中国铁路限于国内经营,而且铁路运输是传统产业,利润空间很小。在国际范围内,无论海运还是航空,企业亏损面都很大,铁路客运基本上是一项公益事业。中国铁路高负债建设与经营,从市场回报来分析,并不能叫人放心。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铁路是国有企业,其投资来自全体国民,利润也取自国内乘客。高铁要还债,就必须赚钱,而为了能够赚到钱,高铁要做两件事:一是实行高票价,二是扩大高铁市场占有率。以武汉到广州区间为例,普通火车票价最低140元,软卧也不过300多元;高铁二等车厢票价490元,一等车厢780元。铁路为了保障高铁上座率,已经停开了武汉到广州间的很多非高铁列车,很多人别无选择,认为自己“被高铁”了。
正因为铁路是国有企业,高铁负债不负债,铁路部门本身无所谓,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铁盈利,无非是赚了国人的钱,是国人别无选择坐了高铁,承受了高票价。如果高铁亏损,国家终究会埋单。以银行业为先例:1998年国家动用2700亿元特别国债充实四大银行资本金,1999年国家为四大银行剥离不良资产1.4万亿元。实施股份制改造时,国家动用外汇给中行、建行、工行、农行各注资225亿美元、225亿美元、150亿美元、170亿美元。而所谓国家埋单,实际上是全体纳税人埋单。
如此看来,铁路的经营与负债与每个国民利害攸关,大家的担忧决不是操闲心、管闲事,而是有一种作为铁路股东和乘客的被逼无奈。铁路负债越多,也就是每个国民负债越多;而如果铁路赚钱,也无非是他们承受了高票价。说到“国际上的大公司”,如果它们想增资或者借债,股东是有表决权的。中国铁路经营与负债,按理就应该听听民众的意见,凡重要的事要跟大家打个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