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链接——和舒建华谈华人的作用


     2月25日,舒建华从硅谷来到中关村,拜访了长城战略研究所。舒建华是硅谷亚洲艺术交流中心的馆长,最近这些年,他主要在做中国字画的买卖,也是我们建立中关村和硅谷链接的重要节点人物。他在硅谷做过媒体,联系十分广泛。

和舒建华、台湾拓璞产业研究所的李大卫和张光平、武文生合影

     舒建华一到所里,我们就谈起了奥巴马在硅谷的行踪。我们对奥巴马一行访问硅谷都十分关注:奥巴马2月18日访问硅谷,参加私人聚会,这背后很微妙,也很有意义。舒建华说:奥巴马这次到硅谷,说明美国政府开始关注硅谷,这是王所长在硅谷大力倡导的。奥巴马总统任职三年以来第一次参加私人聚会选择在硅谷,非常了不起。媒体对奥巴马总统访问硅谷倾注了许多关注和期望。这一在私人别墅中举办的聚会波及颇广,震动了整个硅谷的居民,乃至全美的高科技界人士,反响频频不绝。

     之后,舒建华谈到,硅谷华人经过很多年的奋斗,已经在光纤产业有所突破,地位不断上升,使华人制定世界产业规则的愿望成为可能。比如,因创立Cascade公司而成为全美光纤产业数一数二的陈五福;因一系列光纤产业创业的成功而被誉为“硅谷光纤创业教父”的龚行宪,因在硅谷创立Avanex公司而被陈五福称为“中国大陆来的最成功的创业者”的曹小凡;因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而被称作“光纤之父”的诺贝尔奖物理学获得者高锟, 他们牵动了硅谷,中关村和光谷的光纤产业的发展。由于华人在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方面一直具有扎实的基础和突出的成就,使得他们占有光纤产业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由于光纤产业的特点,每7-10年将会出现有一个商业周期。近期,该产业的发展又一次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华人的研究成果和所创办的光纤企业也再次受到广泛的重视。

     舒建华认为“大链接”一词可以形象地概括华人影响世界创新的历史主线:自旧金山淘金热华人与美国产生第一次接触,至华人与硅谷建立技术链接,使新竹、东莞和中关村成为新经济的创新区域,这是一个建立、扩展和加深链接的过程。舒建华近期参加的华人历史协会(American-Chine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收集了几幅表现华人在19世纪中叶登陆旧金山挖金矿,修铁路的系列画,它们展现了中国与美国发生第一次“开拓大链接”时的生动图景。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课题——50年代留美科学家。这批科学家是二战之后形成留美高潮中去美国的,一共有7000人,由于冷战的原因,他们之中一批人回到了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技术资源。我上次去硅谷发现,在六、七十年代,从大陆到台湾的外省人纷纷到美国读书,他们是硅谷华人创业的先驱,现在橡子园的活跃人物都是建立硅谷和华人链接的先驱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美交流不断加深,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也日益增高,产生了一大批留美高技术人才的“跨国链接”。在硅谷和中关村的“跨区域创业者”的人脉的承载下,硅谷和中关村有了更强烈的产业联系。中关村承袭了硅谷模式的成功逻辑,成为新世纪中国建立全球链接的重要节点。


 

我的相关日志: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30 | 与曹聪讨论中国科技政策
2010-10-27 | 空中飞人:走出去建立全球链接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10-09-28 |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
2011-02-21 | 奥巴马到硅谷寻求经济复苏的原动力
2011-02-12 | 夏嘉曦:掌握着清洁汽车产业钥匙的“天才小子”
2010-12-03 | 在美国人家过感恩节
2010-11-17 | 萨特米尔:中关村的发展出人意料
2010-10-25 | 跨区域半导体产业组织者:陈立武
2010-09-09 | 刘宇环:产业跨区域转移流动的组织者
2010-07-22 | 区域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前提
2009-06-11 | 全球华人网络是中国崛起的支撑力量
2009-04-11 | 中关村杂志:破解硅谷与中关村人脉密码
2009-03-18 | 金融危机下硅谷中关村人脉结网之旅
2009-03-16 | 硅谷崛起与华人
2009-03-13 | 揭秘华人早期硅谷开拓史
2009-03-07 | 探访硅谷第一个华人企业家李心培
2009-03-06 | 在硅谷踏访华人足迹
2009-02-26 | 访硅谷美华科技商会两任会长杨俊龙、曾衍嘉
2009-02-23 | 在硅谷搭建人脉网络
2009-02-20 | 从中关村到硅谷的空中暇想
2010-01-12 | 我开微博了
2009-11-19 | 奥巴马之行与G2
2009-06-20 | 我为什么花很多时间写博客
2009-05-21 | 利用Web2.0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9-02-04 | 华尔街需要重塑道德底线
2009-01-23 | 奥巴马将成为伟大的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