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与收紧银根合力把股市带向何方


 中国有官员昨天在两会答记者问上提出“今年依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股市为此振作,大涨1.83%

 股市上涨固然是好。但2010年以来三次加息,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明显适度从紧。“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让人始终找不到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的灵魂,茫然中人们不知道政府到底是在将经济带出泥潭呢?还是跳入火坑然后才涅槃为世界级的凤凰?!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明显相悖。

 积极财政政策旨在增加国债,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通俗地讲,即积极财政政策是靠增加政府投入,增加财政投入的货币量(国债)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即减少银行投放货币量,紧缩信贷,收紧银根,降低物价,缓解通胀

 具体来说,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结合,能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息增加企业贷款成本,增加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必然相应上调,而且增加定期存款利率已使得部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如此一来,物价上涨的同时,口袋里愿意消费的钱又在减少,内需怎能扩大?而且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且购买者又减少导致企业业绩减少,只能辞掉部分员工或者降低工资,加薪机会减少,多数老百姓收入无法增加,更加无法增加消费,同时企业业绩也会下降。所以加息无法扩大内需只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根本无法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目标。

 

  08年底政府将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组合转变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地产汽车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颇见成效。积极财政政策使经济实现软着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使经济实现硬着陆。两者结合会产生什么畸形产物,我并不清楚,但我知道资本市场暴涨暴跌与此肯定有联系。

  昨天积极财政政策的宣言引发股市大涨,为首的是煤炭有色,资源股。这只能说明积极财政政策让投资者预期资源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这种势头是否违背政府“要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呢!

 

 算啦,不管是积极财政还是收紧银根,老百姓始终还是要吃饭。积极财政政策纵然与控制物价紧缩银根相悖,但至少推动股市普涨,于投资者来讲只要是涨就行了,不必去看远处是什么。因为你想看也看不清楚。至少,我是看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