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贾平凹每次都会“躲”记者,甚至因此得罪过人,他也依然不愿意改变自己初衷。“我提的都是小事,人家说的是大事。来开会的不说拔尖吧,都是各界的精英人物,大多都是北京的,大城市的人,所以人家说他们单位的事,那都是大事;我一说我单位的事,事就小了。”他慢悠悠地说着,把头扭向一边,深深吸了一口烟,看上去有点无奈。
话是这么说,他关注的哪里是小事?小组会上,他提了两点建议:一个是对于贫困地区应大力扶持,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应该像救灾一样救助贫困地区,拿出建设高铁的投入真正扶持他们,不能只发救济金,或者像撒胡椒面,落不到实处;一个是应该真正关心年轻人。45岁以上的人,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对改革心存感激。但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没有这种感觉,他们从出生就是这个时代,对物质的富裕没有感觉,但是成长中却面临着入托、上学、就业、住房等现实的困难。现在他们很快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应该解决好他们面临的问题。
“我觉得这都是大事。现在农村不用交农业税了,计划生育也不算是主要问题了,我看到好多农村基层干部用很大精力来维护安定,在这上头花很多钱。”贾平凹说,自己前几年就提过“关心民工第二代”。为什么呢?第一代农民工不用担心他们,他们勤劳、朴素、正直,虽然也有自私、狭隘的缺点,但是大的骨架在;到了第二代,缺乏父辈的传统道德观念,又有可能沾染城市的一些不良习气。在歧视中长大,又无法回归农村,这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将会发生问题。这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
贾平凹玩笑着说小时候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有管仲之才,有当宰相的命。这虽然是笑谈,可是,这些超前的见识和眼光,不可不说足以窥见他的忧患意识。
这些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他一步步走出来的体悟。每年,他都悄无声息地跑去最贫困的地区待一段时间。去年他去了定西,没想到这地方不仅穷的出奇,还冷的出奇。才十月份,他就穿了棉大衣。进了一户人家,这家人的只有奶奶照看着两个孙女,孩子父母出去打工了。屋里就一个小火炉,炕上黑咕隆冬的,就是床被子。贾平凹坐在炉子旁,双手拢着炉子,看着两个小女孩跑出跑进,也不怕冷,鼻涕流出来,冻成一坨。炉子旁有口锅,掀开锅盖,里面是洋芋,上面洒了些麦片,这就是她们的口粮。
他还到过首阳山,去了纪念伯夷叔齐的一个庙。这座庙失过火,只有一个流浪汉看守,他刚新搭了两个草屋。屋里黑得啥也看不见,贾平凹打着打火机,也只照见了炕上一袭黑得看不出颜色的被子。“你咋吃饭哩!”贾平凹不由得担心。那人领着他到了另一个草屋,打开一个低柜子,里面有六把挂面,半袋核桃,他甚至有些自豪地说:“哎呀,日子好得很!”
——这些哪里是整日坐在书斋里的人体会得到的?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跃居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百位的大好形势。“厄说了也很少人体会得到。”贾平凹说。他只有把这些变成文字,一一说道给读者。
话是这么说,他关注的哪里是小事?小组会上,他提了两点建议:一个是对于贫困地区应大力扶持,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应该像救灾一样救助贫困地区,拿出建设高铁的投入真正扶持他们,不能只发救济金,或者像撒胡椒面,落不到实处;一个是应该真正关心年轻人。45岁以上的人,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对改革心存感激。但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没有这种感觉,他们从出生就是这个时代,对物质的富裕没有感觉,但是成长中却面临着入托、上学、就业、住房等现实的困难。现在他们很快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应该解决好他们面临的问题。
“我觉得这都是大事。现在农村不用交农业税了,计划生育也不算是主要问题了,我看到好多农村基层干部用很大精力来维护安定,在这上头花很多钱。”贾平凹说,自己前几年就提过“关心民工第二代”。为什么呢?第一代农民工不用担心他们,他们勤劳、朴素、正直,虽然也有自私、狭隘的缺点,但是大的骨架在;到了第二代,缺乏父辈的传统道德观念,又有可能沾染城市的一些不良习气。在歧视中长大,又无法回归农村,这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将会发生问题。这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
贾平凹玩笑着说小时候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有管仲之才,有当宰相的命。这虽然是笑谈,可是,这些超前的见识和眼光,不可不说足以窥见他的忧患意识。
这些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他一步步走出来的体悟。每年,他都悄无声息地跑去最贫困的地区待一段时间。去年他去了定西,没想到这地方不仅穷的出奇,还冷的出奇。才十月份,他就穿了棉大衣。进了一户人家,这家人的只有奶奶照看着两个孙女,孩子父母出去打工了。屋里就一个小火炉,炕上黑咕隆冬的,就是床被子。贾平凹坐在炉子旁,双手拢着炉子,看着两个小女孩跑出跑进,也不怕冷,鼻涕流出来,冻成一坨。炉子旁有口锅,掀开锅盖,里面是洋芋,上面洒了些麦片,这就是她们的口粮。
他还到过首阳山,去了纪念伯夷叔齐的一个庙。这座庙失过火,只有一个流浪汉看守,他刚新搭了两个草屋。屋里黑得啥也看不见,贾平凹打着打火机,也只照见了炕上一袭黑得看不出颜色的被子。“你咋吃饭哩!”贾平凹不由得担心。那人领着他到了另一个草屋,打开一个低柜子,里面有六把挂面,半袋核桃,他甚至有些自豪地说:“哎呀,日子好得很!”
——这些哪里是整日坐在书斋里的人体会得到的?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跃居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百位的大好形势。“厄说了也很少人体会得到。”贾平凹说。他只有把这些变成文字,一一说道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