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计算成为各大IT厂商的“全民运动”,成为各地政府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成为云服务提供商应对客户需求深层次发展的契机时,我们不能不说云计算将颠覆一个产业的固态。后云计算时代,更多的应用,海量的数据、应用将被放置在“云端”,任何人通过手机、电脑都将可以下载这些数据和应用。更灵活、便捷、低成本的商业应用终将引领这个时代。
2010年是云计算年,这一年里云计算万众睹目,云服务在国内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云计算不只是新的技术,更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会催生大量新的产业应用,触发新的业务增长点。而随着云计算厂商在定义、分类、架构、解决方案和安全性上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得以商用,云计算有望能够成为关键的业务应用平台。
在这一年里,微软云硕果累累。就像梁念坚和张亚勤总结的那样,微软云计算已经走过了理念阶段,正在进入实质运营阶段。2010年9月16日,微软在上海设立了微软在中国的首个云计算创新中心;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的付费用户数在不断上涨;“微软城市拓展”计划则通过云计算服务,支持和帮助当地城市向创新型知识经济转型;11月,微软还与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联合打造了国内首个“云计算应用孵化中心”,以及“健康云”和“中小企业云”;并将与中国移动开展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对于中国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企业创新层出不穷,不少企业都意识到了利用IT技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而云计算将能促进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也正是发展云计算的大好时机。
微软置身这个时代,正用自己在云计算方面的坚实基础和突出优势与中国本地产业共同发展。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字眼——产业。
回顾过去的一年,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回暖,IT产业开始全面复苏。在此过程中,云计算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2010年成为云计算在中国落地的“元年”。云计算已经走过了概念阶段,正逐步走向产业化。
工信部联合发改委于2010年10月18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云计算在全国迅速蹿红。北京市计算中心与Platform软件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北京云”的建设。江苏省无锡市联手IBM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商业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世纪互联等企业也在积极投入云计算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出了部分产品和试验平台。浪潮信息也因为年底将推出云计算产品,其股价不断创新高。
云计算毫无疑问的成为IT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来自于传统IT架构的改造和转型、移动互联网爆发性需求、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普及与升级的持续增量需求迫切要求云计算产业化,产业化让云计算触手可及。。【文/于明/隆文互动营销研究院】
产业化让云计算触手可及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