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工业化以及生活污水所造成的污染,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失修与改扩建等,加快了水生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若不将养护野生生物资源提高到议事日程,人类日后必将流下孤独的眼泪。
为了保持水生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作为水产部门要统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争取各级领导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广泛宣传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大意义,争取各级领导对这项的重视与支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需要协调土地问题,需要解决资金问题等等,这项工作只有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才能顺利推进。
二是参与到水利工程的改扩建项目中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八个)规定,未来10年中央将投资4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产部门,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主动参与到水利工程的改扩建项目中去,从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多与水利部门勾通,多为水利部门提出“水利建设与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相兼顾的意见或建议。
三是实施增殖放流。由于河流的失修加上农民常年的酷捕,水生生物资源特别是水产物种快速减少或灭绝。为了扭转水生生物物种快速减少或灭绝的局面,水产部门应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根据水生生物濒危程度进行放流增殖。增殖放流资金需纳入政府预算。用于增殖的物种,最好是本地繁殖的,若本地资源不足,也可到附近地区引进,切忌从国外引进,以防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
四是实施禁渔期、禁渔区制度。落实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可以实现水生生物资源的休生养息。要将每年水生生物繁殖的旺季即4月至7月设置为禁渔期。
五是建立水生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现在,野生的水生生物物种渐少,很多水生生物品种种质资源退化,所以,设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迫在眉睫。对于濒危的物种要实施救护。六是严格外来物种的引进。以前,我们看到某一物种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认可它,而引进它,到后来才发现,引进的物种其危害也不可小视。例如,我国曾经引进的水葫芦,日后成为一大害。因此,我们要严格外来物种的引进管理,对于特别需要引进的物种,在引进之前,要对其进行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和检疫鉴定,防范和治理外来物种对水域生态造成的危害。
七是控制捕捞强度。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殖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并且该指标制定之后,就不得再突破。在实际工作之中,要将捕捞审批与渔船检验结合起来,没有渔船相关证件的,不予发放捕捞证。根据本地渔业资源总量及渔船数制定船网工具控制指标,该指标制定之后,渔船数和总功率数就不得再突破。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
八是依法行政,打击违法与养护资源并举。依法严厉打击电、炸、毒鱼等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依法打击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植物的行为,严格规范水生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活动。对于误捕、受伤、搁浅、罚没的水生野生动物要及时进行救治、暂养和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