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灾区巨变应多一些谋实事的可行性规划


感受灾区巨变应多一些谋实事的可行性规划

李华新

411日,四川省政协组织83名省政协常委赴汶川县映秀镇、水磨镇、三江镇和都江堰市、剑阁县、青川县等地震灾区视察灾后重建情况。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方小方参加视察。(《四川日报》110412

新房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灾区的新生新貌,让省政协常委们感叹:从废墟变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区,灾区的重建奇迹,是援建人员和当地干群努力奋斗共同创造的。

的确这些奇迹的出现,谁看了都会有一种被震惊和被感动的那种感觉。而且是现在的建筑质量和过去的相比,显然是不可同日而喻的,因为这对于四川的地震灾区而言,如果不是这场大灾难,要想有现在的这种水平,还需要等待多年。而且建筑的风格也不会是容纳天南地北的建筑风格和式样的。在水磨镇羌城禅寿老街,南粤建筑元素与羌文化水乳交融。在水乡藏寨三江镇河坝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听说如今河坝村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许多农户月收入都超过3万元,省政协常委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都江堰崇义镇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建成以来,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农田发展现代农业,每年为农户节约育苗成本150万元以上。省政协常委们感觉很震撼,认为这是高科技的试验田。该镇容家大院完成整治后,外观风貌颇具特色,同时也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得到省政协常委们的交口称赞。

但是如果是仅仅只是这些政协常委的震惊和伸出大拇指的夸赞,那么人们也不近要问,面对这样的一个重建工程,那么这些政协委员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是否是在重建中有政协的意见和身影,这其实就是一个被人也能发出感叹的话题。要么就是过去不曾有过建言的意见发表,或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只能是作为现在的看客,或是只有期待今后能够提出中肯的意见。或是我们的新闻报道,只是有这些常委不过是来参观就罢了,而至于有无建言建议,那只是一个新闻的由头罢了。

政协常委们建议,要继续深化对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包括详细规划和思考灾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后续发展问题。看来,现在的重建建设这些建筑似乎是不难做到的,但是要是提到可持续的大发展,要做到今后这些地震灾区的百姓生活能够真正过上幸福指数高的日子,还是需要有进一步的可行的规划。

笔者以为,这些夸赞式的参观,也许适可而止,因为地方政府的工作很多,人们还是要多做一些实事,锦上添花需要,但是不要太多。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