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就推出组屋制度 房屋成为了凝聚新加坡民族团结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家园网讯,新加坡组屋购买限制:一家只能买两次新的组屋且只能同时保有一套组屋。同时,对组屋价格进行直接控制。新加坡一手房市场的价格完全是制定,因此没法炒作。二手房市场名义上是随着市场供给和需求波动,但也进行干预。比如,在二手房交易前,业主必须向申请进行房屋估价,房屋的售价只能以估价为基础进行浮动。这样就保证了二手房市场价格的平稳。

新加坡对二手房价格的政策是让它稳中略有升高。因为稳,后面新一代家庭才有购买能力。但是,也不能让价格一直稳定或者下降,否则房产就失去了保值增值功能,对买主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新加坡把全民拥有住房作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支柱,其目的就是让每家每户都有房产,让房产价值随着国家经济的成长而一起成长,让国民通过组屋的增值来分享国家成长的果实。这样,国家和国民就建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关系,每个人都心思稳定,心思繁荣,因为国家繁荣稳定了,个人房产的价值才会提升。这就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挂起钩来,使国家非常具有凝聚力。

另外新加坡的社会福利制度包含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工作自力,二是储蓄养老,三是多方援手。具体的四根支柱是:中央公积金计划,“三保”医疗体系,居者有其屋计划和就业入息补助计划。

首先,新加坡劳资政三方合作的模式能够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创造良好的就业、培训和提升机会。人们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实现自我和集体提升,保持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对少数弱势群体,采取针对性援助措施,如给予就业入息补贴、住房津贴、交通医疗津贴等。这样做可以瞄准真正需要援助的目标群体,也可避免一刀切措施的弊端。

其次,新加坡公共建屋和公积金制度确保了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以此作为养老的最佳资产。这也使国家不必挑起为所有公民养老的沉重负担,因此可以减轻的税务负担,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顾清扬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政策。顾清扬说,新加坡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很有特色,从历史上看,1959新加坡行动党开始执政后就十分重视住房问题,连续出台了一些法规、政策,比如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设施法、土地征用法、公积金法等,这些法案对后来组屋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以公积金法为例,该法规定,个人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提取公积金,存到其公积金账户中。历史上的公积金提取比例变动非常多,目前的比例是,个人要缴纳工资总额的20%,雇主在雇员工资总额之外再缴纳15%,这样合起来就有35%。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即组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由投资修建并以低价出售或出租。现在,86%的新加坡人住在组屋里,这些人中有92%拥有组屋的所有权,另外8%的人是从手中以非常低的租金租下组屋,这些人主要是孤寡老人或非常贫困者。

请访问新家园网官方微博http://t.qq.com/www65funcom

更多新加坡投资资讯请登陆:http://www.65fun.com/

相关链接:新家园   留学  新加坡留学  留学新加坡  新加坡出国留学  新加坡留学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