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奇对电子元器件中国市场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半导体技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技术密集、投资密集和高精尖设备密集的产业。半导体科技不仅制造了功能强大的IC和各式分立器件,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随着电子产品快速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化应用铺天盖地地袭来,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MP3、卫星导航系统、通信与网络设备、车载胎压监控系统(TPMS)等产品的背后都有数字技术的身影。如果说,集成电路是电子产品的大脑,那么晶振就是提供系统协调工作节拍的心脏。

近年,半导体技术推动了MEMS领域、平板显示、太阳能产业、新型固态、照明产业等向前发展,被动元件也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的技术。但半导体芯片功能越来越强大、集成度日益提升所带来的隐忧,便是半导体芯片已经可以集成部分元件的功能,例如智能功率模块IPM就带有智能化固态继电器SSR的色彩。那么,半导体芯片技术会威胁电子元器件的市场规模吗?

 

就继电器市场来看,欧姆龙经营企划统辖部经营企划室室长岩村和夫表示并未感受到很大冲击。“由于机械性继电器最大的特征—能确保绝缘性,将来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 岩村和夫认为今后市场需求的关键字是:环境、安全、安心。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发电等能源市场,今后可能带动继电器业务新一轮的成长。

 

另外,他总结今后欧姆龙继电器业务的技术开发方向为,提高高容量负载开闭技术。欧姆龙目前拥有通过DC功率继电器积累起来的使用在直流回路中的高电压、高容量负载切断技术,以及面向太阳能发电功率控制器等所使用的高容量继电器接点开闭技术,今后将继续开发基于上述两种技术的商品系列。

各种新兴行业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基础控制元件,对为基础控制元件继电器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但中国大部分继电器企业尚未深入掌握该行业的制造技术,产品创新力尚显不足。

 

尽管生产可替代产品容易在短期内切入市场,但是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一些中国本土继电器企业已经着手自主研发继电器产品。“继电器的开发不同于二三极管,必须了解各种应用系统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规格的继电器应用。”浙江亚洲龙继电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蒋向阳指出自主研发继电器的难点所在。据她介绍,该公司经营继电器采用“两条腿走路”,一边开发可替代的继电器产品支撑企业的基本生存,一边自主创新中高端继电器来驱动企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