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力度拐点初现,看好二季度行情


    在上一周的小结中,分析了资产牛市对于股市的正向推动作用,指出了即使出现通货膨胀市场也依然存在上涨的机会。所有分析归结为两点:一个是认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没有结束,资产牛市会继续;二是认为第二季度的股市行情依然看好。

    周五,统计局公布了三月份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9.7%,高于我的预期;贷款6794亿元,明显高于二月的5356亿元;CPI5.4%创出28个月新高,但环比下降0.2%还是忧中见喜;PPI7.3%则基本符合预期。总体来看,经济恢复情况较好,通胀高位运行。在这些数据下,通胀是否会加剧,央行水否继续加强收紧货币的力度?

    我认为,尽管通胀数据有所提高,但央行不会加强紧缩的力度,其原因如下:

    首先,尽管3月份CPI创出28个月新高,但是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表明通胀的趋势并没有恶化,PPI基本也是维持高位盘整。第二,从去年10月以来持续的货币紧缩已经有效地降低了货币的增长速度,2月份货币增长率已经降至谷底,3月份开始出现轻微反弹,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底线已经探明。

  图1、广义货币增长率已经触底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图1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从去年11月的29.65%回落到今年二月的15.5%,已经从宽松状态回落到稳健,继续收紧的可能不大,三月份得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此外,M1增速从1月份见底14%以后,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M1的走势与股市运行基本一致(图中M2的增速变化周期与上证指数的走势非常契合)。

    第三,尽管国际大宗商品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CPI的上扬,但从长期看,大宗商品累计上涨幅度只有16%会传导到PPI,12.8%传导到CPI。也就是说,即使大宗商品一年平均上涨40%,也不过导致cpi上涨5.12%,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综上所述,央行数量型紧缩的进程告一段落,以后的紧缩措施主要集中在价格型手段,二季度央行可能加息2-3次,每次幅度0.25%。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个力度的加息对行情影响不大。

   本周A股市场表现平稳,震荡上行,这基本符合我的预期。我认为,紧缩政策已经告一段落(至少紧缩的力度不会更强了),市场预期正在逐步趋于正常,股市将在整个二季度出现全年最佳的表现。我们的示范组合坚持这个思路,一直满仓操作,已经超越大盘19个百分点,本周的业绩也比较出色。

   图2、示范投资组合一路上行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42784/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