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一般都是见多识广、思路开阔的人,其中很多媒体人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质疑计划生育;但也有一些媒体人对人口问题认识不清,甚至还是铁杆的计生支持者。我以前已写过文章点评《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的人口观,下面再点评一些媒体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言论:
其一,《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石述思在《支持“一胎”是“民族自宫”?》一文中说:“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生育权远没有选举权那么迫切,而养老危机则要更多寄望于政府加大投入和社会化养老的完善。”
[点评]我认为,生育权比选举权更基本、更迫切;当然,我也认为选举权是极其重要的,但选举权再重要、再迫切,也比不上生育权更重要、更迫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虽然没有选举权,但有生育权,所以中华民族才能繁衍至今;如果中华民族被彻底剥夺生育权几十年,恐怕中华民族难逃绝种的命运。至于养老问题,一个老人可以靠社会养老,但所有老人则必须靠所有年轻人共同养老。
其二,中央台记者刘涛在我的微博上回复说:“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不计划生育还真的不行。你要到大山或者偏僻一点的地方去看看,尽管计划生育政策这么严格,仍然有不少人冒着被罚巨额款的风险,仍然在超生。大城市人面临的压力大,愿意生二胎、三胎的也少,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支持计划生育。”
[点评]人口基数不能作为计划生育的理由,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的人口密度高于中国。假设甲国有20亿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1.0,难道甲国还需要降低生育率吗?假设乙国只有2亿人口,总和生育率高达7.0,那么,乙国才需要适当降低生育率。中国农民冒着被罚巨额款的风险,仍然在“超生”,是因为他们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只能靠养儿防老。刘涛上面这段话,似乎认为生二胎、三胎是不正常的,但事实上,一个国家要保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夫妇都必须生二胎或三胎。
其三,《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总编助理、多家知名网站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熊传东在《“计划生育国策”不能动摇》一文中说:“如果全面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大,一旦放开,其经济、资源、环境等根本无力承受……假如要养大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要投入的养育和教育成本至少是大几十万,还不谈买房和结婚等。特别在城市,‘生得起养不起’的现状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生活状况。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家庭能够承受得了吗?能挑得起‘二胎’或‘多胎’的重担吗?”
[点评]我以前已分析过资源、就业和环境问题都不能作为计划生育的理由(见2011年3月14日《广州日报》)。熊传东把一般家庭养不起二胎,也作为反对放开二胎的理由。然而:第一,放开二胎以及取消计划生育,并不是强迫你生二胎或多胎;第二,如果一个普通家庭养不起二胎,那就证明这个社会的分配制度有问题,应该改革的是这个社会的分配制度,而不是反对放开二胎。按照熊传东这种逻辑,如果一般家庭连一个孩子也养不起,那么,他是不是要反对放开一胎呢?
其四,《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迟宏波在我的微博上回复说:“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想生孩子,因为生孩子意味着责任。”
[点评]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想生孩子?我想提醒这位记者大人:你父母已经把你生出来了,你这句话是不是说你父母没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