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投毒时代,从监管机制上“消毒”刻不容缓


  在我们尚未从“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的噩梦中刚刚醒来的时候,“有毒食品”家族再添“新成员”——“毒生姜”。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敲响警钟,由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到最近的“染色馒头”以及“牛肉膏”,而在湖北省宜昌市,又有一种食品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我们经常食用的生姜。

  近日,中国食品网和食品论坛罗列出有55种,称中国有毒食品大全,提醒世人关注食品安全。从所罗列的55种食品来看,完全囊括了人民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食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大。现在的商家绞尽脑汁追逐利润,却俨然不顾民众的身体健康。孩子喜欢五颜六色,就有人往糖果里加色素;薯片越爽脆越好,膨化剂当然要用足。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人造鸡蛋、苏丹红鸭蛋、瘦肉精、三聚氰胺、毒生姜……数来数去,我们被有毒食品包围了。全国人民都在纳闷,为什么每天新闻上都是这些东西?为什么那些黑心商人总是能心安理得的丧尽天良?

  毋庸讳言,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食品安全危机,经过法律完善和制度建设方才由乱而治。但我们的政府在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的人民为何就不能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呢?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实际上,“有毒食品”屡禁不绝,问题不只是商家的道德败坏。商家一味逐利、“道德血液”缺失自然首当其冲,但从问题食品种类之繁多、底线沦丧之肆无忌惮的行业生态来看,监管之松和处罚之轻才是制度性原因。以上海“染色馒头”为例,据新闻报道,超市验货时压根不检测色素,工作人员仅核对数量就交接手续,所谓检测,“目测”而已。而且,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为逃避一个月一次的检查,直接将好产品拿到办公室“送检”,检查不进车间,如此“选择性送检”,监管无疑就是走过场。“染色馒头”生产-超市销售-到期食品工厂回炉-重新返回超市上架,哪怕其中一个环节的监管奏效了,就能斩断这一循环链条。遗憾的是监管成了“睁眼瞎”,形同虚设。

  上个世纪,各国列强用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体,造成东亚病夫,无抵抗之力。如今,我们自己的人确毒害自己的同胞伙伴。无论瘦肉精重出江湖也罢,还是牛肉膏、毒生姜也罢。面粉、食品、蔬菜、饮品,添加剂泛滥,都在提示一个不变的主题:维护食品安全,应先在现行监管机制上“消毒”。“我们的”领导干部赶不上时代要求:食品质量要求不严,监管不力,而这些大都是腐败惹的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使国民失去了社会责任,唯钱观让中国品尝到了低素质教育的后果。食品投毒时代,从监管机制上“消毒”刻不容缓!强烈要求政府对在食品生产、销售中加入对人身体有害添加剂、有毒物质的不法商贩,和官商勾结坑害人民身体的政府官员、以及监管不力者,给以最严厉的惩处。确保中国的食品安全!

  
中国55种有毒食品大全

  
远离有毒食品,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