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文针砭时弊咋遭司机一顿痛批?
文/一川清流
最近去南京出差,与外地的一位同行朋友同乘一辆出租车。朋友问我平时忙些什么,我说除了日常工作外,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写点针砭时弊的麻辣时评,主要发在人民网、新华网和法制网的博客上,还算小有收获,被人民网评为2009年度“十大廉政名博”,被新华网提名2010年度“十大博友”、“十大特色博客”候选人,还是2010年度法制网优秀博主等,这既是业余爱好,也是普通公民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
在与朋友交谈中,我谈到了自己写博的最大体会,就是现在网络媒体已呈方兴未艾之势,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网络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还定期与网民在线交流,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注意通过网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民主决策,科学发展,尤其是要注意倾听网民批评政府的声音。我觉得,如此宽松的舆论环境,正是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进步的重要体现,这也是我一直保持高度热情写麻辣时评的其中重要原因。
谈起开博客写博文,我可是有说不完的感受道不完的话题。我告诉朋友说,我开博客写博文的目的,就是努力做到“为民生而呼,为正义而鼓”,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不管这个目的能否达到,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叫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我目前公开发表的400多篇博文中,十有七八都是带有浓重麻辣味的评论。所以有的网友在阅读我的一些文章后留言提醒说:“小心跨省!”对此,我一直是泰然处之。
比如,2009年07月15日晚上,我从新华网上看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9573亿余元,结果仅被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死缓的消息,感觉到这个判决开了一个贪贿数额创历史新高而不死的恶例,于是连夜写了《受贿近两亿竟然不死,你摆一百个理由也不能服众!》的文章,第二天即被人民网推至首页,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点击率很快超过60000余次,跟帖评论2500多条,长时间居于热评文章之首。
又如,2010年10月21日晚,我从《中国妇女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说:10月20日上午,凤凰县一名高姓副县长一行四人将受害少女阿红的第三次尸检结果送到她的湖北老家,鉴定结果为:其胃液中检出氯胺酮成分,阴道分泌物中未检验出受害人阿红生物成分以外的成分。也就是说,被闹得沸沸扬扬、万众瞩目的凤凰少女“跳楼案”强奸之说并没有证据。于是我又连夜写了《凤凰女“没被强奸”?如此“鉴定”谁信?》的文章,第二天又被人民网推至首页,点击率超过50000多次,跟帖评论1000多条。该文后来被人民网评为2010年度“十大最给力博文”。
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但我从来没有过“跨省”之类的担忧。
说真的,回想起自己这两年多来走过的写博之路,欣慰与兴奋远远大于难以名状的艰辛和疲劳,自感非常值得。可是正在我同朋友谈得正在起劲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的士司机突然对我发话说:“你真是书读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不好意思,我现在开始批你了。”
的士司机说:我问你,你费这么多心思,花这么多精力写这些评论管用吗?你没看看现在整个社会都腐败到啥样子了?现在的官场上还有谁理会你这一套?所以呀,你真的是只顾读书,不懂社会,书呆子一个啊!
没想到,司机三下五除二的几句话,简直如同一记闷棍当头劈下,一向自以为写起麻辣时评来汪洋恣肆、任由驰骋的“一川清流”,此时竟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头脑一片空白,以至于出租车是停着还是开着,我一度都没有任何反应。而当我渐渐回过神来的时候,不得佩服老人家曾经说过的这句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稍顷,的士司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一次,可能是省直机关的一个处级干部晚上打我的车,他一肚子怨言说,现在想做一个清官非常难啊,就是再好的人,一旦到了官场,也就由不得你自己了,哪怕是你明明知道不该拿人家的东西,明明是自己心里不想拿人家的东西,可是人家都拿了你不拿,人家敢拿你不敢拿,那好,从此也就没有你的好日子过了,下次人家不会再带你出去接触这种场合不说,你想得到领导提拔恐怕也就没门了。因为在官场很多人眼中,你已经成为“另类”,成为他们这个圈子中的不“和谐”分子。你想,假如你太正直了,太清廉了,别人也怕有事让你知道啊。还有,你要是想升官发财,如果没有关系没有后台,没有钱没有色,那就做你的美梦去吧。还是那句话说得对: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说罢,的士司机反问我:“我批你是书呆子没错吧?服气不服气?”
面对的士司机的诘问,我几乎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出能够说服司机的理由,如同一块巨石堵在胸口憋闷难当。想着司机谈的这些问题,不都是现实中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大实话吗?不就是中央领导一再告诫的腐败就是最大的危险吗?故而,我能拿出什么理由反驳这位的士司机所言没有道理?所以,对于的士司机的此番痛批,我的确心服口服。
不过,我也有不服输的一面,就是我对风清气正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我期盼那位“高调退贿”的年轻小吏所为能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杆,从此,“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成为荡涤官场污流诟病的社会主流文化。那时,我会告诉那位偶然邂逅的的士司机:你所讲的那个污秽时期早已成为一段警醒后人的历史教科书;那时,我也会这样欣然慰籍自己:我也曾为这种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发出过由衷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