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大涨,教育投入慢悠悠


物价大涨,教育投入慢悠悠

 

人民网北京48日电(记者 申亚欣)近日,人民网人民热线接到网友来信称,河南项城近5万民办教育学生至今未享受到国家免费义务教育,当地教育局连续4年未按国家政策足额发放国家专项财政经费,仅学杂费补助扣发一项粗略计算就近5000万。记者就此事采访到河南项城市副市长王洪涛,他回应称:该说法纯属瞎传,项城市每年都在发放学杂费补助,发放标准上也没有公办和民办之分。对此,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这篇很长的报道,看到最后只是一声叹息,我真不知道项城市的领导和记者是不是研究了《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至少有一条让人很糊涂,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项城市有这么多民办学校,政府是不是都有委托协议,如果没有协议,那么项城市政府又如何保障《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为啥“河南项城义务教育怪现象:公办学校不愿上 民办学校争着上”?

这种背景下,项城市如何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事业?

看完这篇报道之后我也为项城市的领导叫屈,目前物价大涨,教育投入总是慢悠悠,即便是明年教育投入实现GDP4 %,义务教育缺钱的现象依旧会存在。

从现在起,5年之内国内工资要翻一番,那么教育投入应该怎样增加?还是这样慢悠悠,那么公平教育,河南项城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依然不会解决,有可能差距拉得更大。

《义务教育法》第六章经费保障,各级领导是需要认真研究,因为“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只有中央政府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预算远远不够,当地政府是不是在财力上也应该给予保障?

更重要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是要依照物价上涨情况予以保障,如果教育投入总是慢悠悠,中国教育的落后,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落后了,今后还会是落后。

当我们目睹个地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大搞城市化大跃进,以及“三公消费”铺张,那么你说破天“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是一个弥天大谎,

其实项城市的咄咄怪事也不少:

据东方今报报道:2006116日,项城市公开宣称,要投资6500万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消息传出,当地老百姓反应不一,有的说凭什么要为袁世凯这样的人修故居?

今年2月,项城市网站说:“争创生态城市 实现科学发展——项城市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新突破”随后网络中就有爆料说:掀起了一场三创百日大会战大搞城市绿化,建设千亩植物园,发动群众踊跃捐款,其中在老师捐出本月工资10%,全市各个小学生也参与其中。

这一次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质疑是网友爆料,记者采访,政府回应。我以为要找个理由总归是不难,但要把义务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才是真功夫,这是需要政府掏钱办实事,摆不了花架子,难也就难在这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星期三

物价大涨,教育投入慢悠悠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申亚欣)近日,人民网“人民热线”接到网友来信称,河南项城近5万民办教育学生至今未享受到国家免费义务教育,当地教育局连续4年未按国家政策足额发放国家专项财政经费,仅学杂费补助扣发一项粗略计算就近5000万。记者就此事采访到河南项城市副市长王洪涛,他回应称:“该说法纯属瞎传,项城市每年都在发放学杂费补助,发放标准上也没有公办和民办之分”。对此,记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这篇很长的报道,看到最后只是一声叹息,我真不知道项城市的领导和记者是不是研究了《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至少有一条让人很糊涂,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项城市有这么多民办学校,政府是不是都有委托协议,如果没有协议,那么项城市政府又如何保障《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为啥“河南项城义务教育怪现象:公办学校不愿上 民办学校争着上”?
这种背景下,项城市如何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事业?
看完这篇报道之后我也为项城市的领导叫屈,目前物价大涨,教育投入总是慢悠悠,即便是明年教育投入实现GDP的4 %,义务教育缺钱的现象依旧会存在。
从现在起,5年之内国内工资要翻一番,那么教育投入应该怎样增加?还是这样慢悠悠,那么公平教育,河南项城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依然不会解决,有可能差距拉得更大。
《义务教育法》第六章经费保障,各级领导是需要认真研究,因为“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只有中央政府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预算远远不够,当地政府是不是在财力上也应该给予保障?
更重要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是要依照物价上涨情况予以保障,如果教育投入总是慢悠悠,中国教育的落后,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落后了,今后还会是落后。
当我们目睹个地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大搞城市化大跃进,以及“三公消费”铺张,那么你说破天“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是一个弥天大谎,
其实项城市的咄咄怪事也不少:
据东方今报报道:2006年11月6日,项城市公开宣称,要投资6500万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消息传出,当地老百姓反应不一,有的说凭什么要为袁世凯这样的人修故居?
今年2月,项城市网站说:“争创生态城市 实现科学发展——项城市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新突破”随后网络中就有爆料说:掀起了一场三创“百日大会战”大搞城市绿化,建设千亩植物园,发动群众踊跃捐款,其中在老师捐出本月工资10%,全市各个小学生也参与其中。
这一次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质疑是网友爆料,记者采访,政府回应。我以为要找个理由总归是不难,但要把义务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才是真功夫,这是需要政府掏钱办实事,摆不了花架子,难也就难在这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