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是科学追求的终极方向,“真空心”是人类最求的终极之心境!
世界上一切知识、一切学术、一切学问、一切智慧都是人和人心在研究宇宙天地日月大自然以及生命规律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及其集合体现或曰凝聚体,都是人“心”在感觉、知觉、灵明灵觉等基础上总结归纳的,那么世界一切知识、学术、学问、智慧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联而一致的,各种知识之间一定是有无穷的关联性、同理性、相似性、互相交叉性、互相融合性、趋向一致性的。知识和智慧、学问和学术不应该是孤立的“岛屿”而应是广泛连接、广泛联系的“知识地球村”,或曰:知识村、智慧村!
那么,人类的知识、智慧、学问、学术共同的、终极的方向和终极的境界在什么地方?答案就在两个字:
真空!
如果非要认为:“真空”是一个空间而非学问,那么,请将“真空”二字加上“知识、智慧、学问、学术”等,而形成“真空知识、真空智慧、真空学问、真空学术”;
如果嫌“真空”二字不能代表宇宙大自然间人心所向,那么就请加上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心”,而“真空心”就是人类终极的心境!
为什么这样说那?答案就在于对人类既往乃至发展到今天的一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哲学等的分析把握中可以知道这一点共同的归宿和指向!
(一)首先让我们从科学说起:
我们研究科学,那么截止目前人类最尖端的科学成果是什么?就是原子弹、氢弹乃至反物质弹(当前正在研发的是H-弹)!这大约是现在举世的地球人类都是这么共同认识的吧!那么,原子弹、氢弹乃至现在人类正在研究的“反物质弹”为什么能如此威力巨大那?很多人在不明就理着,科学家也是在神乎其神地夸张着,各个国家也在遮遮掩掩地“保密”着,国际原子能协会也在提心掉胆地“防备着”……但是,这些弹并没有什么玄虚的,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而是十分符合“谦虚”乃至达到最大谦虚直到成为“真空”的是最伟大、是最具有威力的心境规律的!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元素就是铀235了吧,其之所以最重,必然是由两个或多个已经相对较重的元素加在一起形成的,就是“重+重=更重,较重+较重=最重”,那么相对已经重、较重的东西能够集合在一起,一定是外部受到了强大的压力而“团结”在一起的,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务(侮)”,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压力下的团结和紧密!而在常温、正常气压等自然环境下是“很重”乃至“最重”的东西一旦改变了其环境,改变了那些曾经令其内部团结、“团聚”的温度、气压等“环境要素”,那么其内部必然发生变化:趋向分裂而团结不再!
铀235的裂变效应大约如此:当把铀235放置到足够当量的烈性炸药TNT中,常温下是不发生裂变等核爆炸裂变反应的!而当外部的引信点燃,点燃引发TNT的爆炸;TNT爆炸后,在爆炸的同时不仅仅是产生一个高温区,使原来放置其中的铀235处于一个高温中;同时TNT爆炸时间已经把爆炸中心区的空气催开而制造了一个相对的“真空”,而使放置其中的铀235瞬间生活在“真空”中。
这样,本来在外部正常温度、正常大气压力下呈现紧密团结成“最重”状态的铀235原子物质就彻底在足够当量的TNT爆炸所产生的高温、类真空下出现了裂变、裂解,如同一座大山垮塌崩裂一样,或者如法海一样强行用一双左右开弓的大手把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白娘子与许仙”给拆开了,这大手就是:类真空!当然,类真空也好、真空也好,可能必然伴随着高温才能共同发挥作用,这大约是温度与真空、类真空的一种相应关系吧!但根本的决定铀235裂变的核心力量在于这么一种“境界”,这境界就叫做:类真空!
原子裂变是如此的威力巨大!1945年7月16日,现代人类所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实验爆炸成功。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学家、工程师和军方人士的预料。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军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市上空投下人类第一枚战场实用的原子弹,这枚原子弹长3.2米,核当量为2.2万吨,在空中550米处爆炸,整个广岛生命及财产损失极为惨重。1945年8月9日,长崎市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从天而降:随着巨大蘑菇云冉冉升起,长崎约有10万名市民死伤,还有许多市民被辐射后患上各种疾病!
二次世界大战揭开了人类对原子弹乃至威力更大的“氢弹”追逐的序幕,自美国而后,1949年8月29日被美国人称作“JOE-1号”(斯大林一1号)苏制原子弹数秒之后,就化作了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试验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世界其他核大国紧随美、苏之后,以至发展到今天的世界原子武器格局!到目前为止,当量最大的核弹是前苏联在60年代开发的名为“赫鲁晓夫”的核弹,原定当量为一亿吨TNT,后来经过理论计算:发现如果实验这样的弹弹,会对周遍数千平方公里的地域产生致命的影响,还会波及到有人居住的地区.只能把其当量缩减到原来的一半,即5000万吨TNT!
TNT爆炸制造的“真空”境界是如此厉害,如此威力巨大!乃至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世界基本生活在原子弹及其威慑力所笼罩的世界秩序中,使人类匍匐其下而不敢轻举妄动而任由美国苏联等核大国在世界称王称霸而各自划分其势力范围!那些没有被原子弹保护伞保护的国家也都处心积虑地谋求自己开发研制原子弹或加入美国苏联的核保护伞!
地球上最重的元素铀235在人类通过TNT爆炸制造的“类真空”并伴随高温中可以裂变、裂解,那么,地球上最轻的元素“氢”在人类通过TNT、原子弹制造的更真的类真空、更高温的类真空中会是什么?这就是氢弹!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内,“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一路背诵下去,我们知道氢是我们当前这个大自然中最氢最轻的元素了!
但是,什么力量能让氢这一世界最轻的物质产生聚变反应而形成威力更加巨大的氢弹那?这就需要比原子弹爆炸“真空”条件更加“真”的真空、更加温度高的“真空”了!
那么,人类对于黄色炸药、火药的研究似乎到TNT已经宣告达到了“炸药”火药的顶峰,而自从TNT引发原子弹爆炸后,人类似乎已经掌握了比TNT更能制造“类真空”乃至趋向“绝对真空”的境界也能被人类制造出来了,也就是人类已经基本掌握了大自然最接近“神”的能量!而这就是原子弹!
我们因此知道氢弹的爆炸原理,大致如此:TNT爆炸→产生极大的高温+催开空气而制造类真空→导致铀235裂解、裂变→原子弹爆炸→产生更高的高温+更催开空气制造更“真”的类真空→引发放置期间的氢原子聚变→氢弹爆炸→氢弹爆炸中心形成更高更高更高乃至极高的温度+更真的真空→……某某弹更大威力爆炸…制造更真的真空、更高的温度的境界…
科学家已经计算好了:30枚5000万吨当量的氢弹同时在适当的位置和高度爆炸已经足以在瞬间灭亡全人类,这似乎是人类的共识了,但人类却决不愿意就此松手,而似乎走上了一条可以连环爆炸、持续爆炸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在追求着所谓的进步,如同一个一辈子自私着而欲把一切都揽到自己手里怀里才满足而只有到死时间才知道撒手的愚蠢个体的人一模一样!至少,截止现在,我们还看不到停息或转换路径的脚步,而后面将要发生的爆炸似乎永远要比前面完成的爆炸更加惊心动魄,更加具有毁灭性!此就是人类在掌握原子能之后的发展趋向,照此发展下去,人类已经具有毁灭自己、毁灭自己所在的星球乃至毁灭整个宇宙的无限可能性!此就是人类悲剧开始的地方呀!
而在人类能制造出纯净度极高的“真空”后,似乎人类具备趋向追逐研究“反物质”以及“反物质”杀伤武器的制造了!
反物质也是物质,只是与我们通常能看到的物质电荷相反的物质!也正因为反物质电荷与我们现实世界可广泛知道的物质电荷相反,所以反物质必须生存在更大、更真乃至绝对真空中,而在现实世界,其是极不稳定!这就是一些科学家所谓的“从理论上,反物质可以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化为灰烬,连空气也不能例外”!当然,在此我要告诉这些愚昧的科学家,反物质的融化力不是空气也不例外可以描述的,而是反物质就必须诞生在“绝对真空”的境界中,除了“绝对真空”空间之外得到的反物质只能是“类反物质”!因为在现在人类科学所能认识的范围内,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可以称得上叫物质的东西就是“C”,C是最物质着的物质,而真正的反物质就是“C-”而不是其他!
当然,反物质的创意和来源在1928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的大胆预测,这预测就是: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新的粒子,这种粒子除带正电荷之外,所有性质都与电子相同,即带有正电荷而质量与寿命都与电子相等的粒子(反电子)。据目前人类所知,反物质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能量源和爆炸性物质。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换算公式E=mc2,微量的反物质便能产生惊人的巨大能量。因为发物质能以辐射形式百分之百的效率释放能量,而二核裂变的效率是百分之一点五,据称:500克反物质H-的破坏力可以超过世界上最大的氢弹而足以灭亡10已地球人类。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反物质实验报告中指出,当1克反物质与1克物质相互碰撞湮灭时,放出的能量是5×107千瓦/小时,约为6兆瓦年。
而正是因为组成反物质的粒子与组成人们所熟知的一般物质电荷相反,反物质乃至反物质弹才具有对正常生活的人类的“毁灭性”乃至“反人类性”!这似乎是人类不该掌握的技术,但是欲望无穷、总想掌握无穷能量和力量、总想要比别人掌握更多“杀手锏”而使别人屈服、屈膝于自己脚下的国家、国家意志的科学家等却在趋之若骛地“追求”着反物质科学的前沿!
可悲也可喜着,2010年11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研究报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虽然只有短短的0.17秒,但是已经被世界科学界认定为“这是人类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
这就是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所追求的“真空”境界!也是多少年来被人类冠以“科学家”三个字而被高高瞻仰的、而被很多跪拜在“科学”面前而寻师求偶的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们在寻求的“终极境界”!
我们暂时无论其对与错、罪与罚,我们从此可以知道:人类一切科学所追求的终极境界就是人类要造出趋向“绝对真空”的“超级类真空”!想来无一个科学家敢于反驳这一结论!
“真空”是如此威力巨大,而以上这还仅仅是人类通过TNT、通过原子弹制造的“真空”,并非宇宙中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而天然制造的“真空”,也更非宇宙原点处的那更绝对真空的真空!那种“真空”境界的能量则更是当前人类可以比拟的!这就是宇宙的“黑洞”!
1915年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理论时便预言了黑洞的存在,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哈特兰•斯纳特在1939年发表的描述相对论引力坍缩过程的论文被认为首次严格地预言了黑洞产生的可能性。根据传统的“黑洞吞噬理论”,黑洞诞生于大质量的天体在能量耗尽后发生的引力坍塌,它具有惊人的高密度,同时伴随着强大的重力场,能将周围所有的物质吸入其中,连光都无法逃离。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在1967年首次使用“Black hole(黑洞)”来描述这种天体。
根据现代科技证实,在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心位置,藏匿着一个人肉眼无法看见的“超级黑洞”,这也许就是银河系的“中心”:这一超级黑洞的直径与地球相当,质量却至少是太阳的40万倍。它“吞噬”周围的所有物质。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阵列,上海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曾成功拍摄到了最接近该黑洞的“射电照片”。 2005年12月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一重大成果,并专门配发了评论。主持此项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说,这是现有观测条件下,确认银河系中心存在该“超级黑洞”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个黑洞位于人马座方向,距地球约26000光年。
而整个银河系已被观察到不仅仅是一个“黑洞”,除了中心位置的“黑洞”之外,还有其他的“黑洞”。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6日据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公布的消息显示,天文学家利用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发现距离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形成只有30年,可能是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诞生过程的一个黑洞,意味着它为科学家观测这类婴儿期天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这个形成只有30年的黑洞是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而超新星SN 1979C发现于1979年。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质量相当于太阳20倍的恒星坍塌后形成的。以前,科学家通过伽玛射线爆发,探测到遥远宇宙中的许多新黑洞,但SN 1979C不同,因为它距离地球更近,属于一颗不太可能与伽玛射线爆发有联系的超新星。相关的理论预测,宇宙中的黑洞应该是在恒星的星核坍塌后形成的,而且也不会发出伽玛射线。
黑洞的能量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科学家判断“当黑洞靠近超大恒星时,它那无比强大的引力将恒星撕裂,然后就像吸液体般吸出一道柱形引向黑洞,而那黑洞的周边则渐渐形成一个不停旋转的圆盘式的旋涡,它的直径不断的扩大,同时并将这些超大恒星的碎块不停的往黑洞里装,不过黑洞有时也会一下吞不了这么多东西,于是它就往圆盘形旋涡的上方和下方吐出来,形成的一道又细又长的光柱,这道光柱的长度有时长到可以穿越整个银河系”。
黑洞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光射到黑洞就会弯弯曲曲?而且一个小小的黑洞竟能把上百万个太阳吸进去?从当前很多已经观测到的许多黑洞内部可能含有类星体这一现象出发,科学家在迷雾和疑惑中试图寻找黑洞能量的答案!比如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类星体的能量肯定不是核能量。那应该是什么能量?类星体的能量可以达到太阳能量的10的15次方倍,黑洞的能量则可更比类星体更大。那么,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科学家推测黑洞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应该与反物质以及暗物质有关!
这些科学家的推测和结论实际上都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境界!不同的境界造成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生存环境自然就能给予能生存在此境界的生命、物质一个与之匹配的生存条件!
那么,黑洞之所以能量巨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境界”,这个境界就叫“类真空”甚至可以说是接近“绝对真空”类真空,或者直接叫“真空”!
而无论是否何空间,无论是黑洞还是白洞,无论是明物质还是暗物质,无论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只要是物质,那么就必须由形成该物质的向心力之凝聚和团结,这种无一例外地流动于各种物质之间的“物质”,在20世纪比肩爱因斯坦的伟大天体宇宙物质学家霍金那里被叫做“宇宙信息”,实际上这是宇宙中最神奇的能量!只有这个信息或者说这个主宰万物团聚向其靠拢的“精神能量”---也叫“向心力”能量,才可以称为宇宙上下左右内外前后最神奇的“神能量”、大爱能量!也就是这个信息、这个大爱能量、这个“向心力”能量的“生生不熄”的传递,才维持着宇宙一切一切空间、一切星球、一切生命、一切有机物与无机物、一切生灵的生生不息,
而宇宙万千物质、万千境界、万千非类真空与类真空、万千黑洞与白洞或者不黑不白、或者既黑又白的“洞”(如我们当前人类所在的这个空间就是既有黑又有白的双洞轮回空间或曰“空洞”),正是在此巨大、伟大的向心力吸引下才千变万化地变幻着其各种存在,而呈现“明星吃暗能而放光,暗星吃明能而重新长大,又明又暗的星既吃明能也吃暗能,不明不暗的星大小通吃明暗都吞噬消化”等各种状态来维持整个宇宙空间的相对平衡!
一句话:科学家之所以不能发现黑洞能量巨大的根源就在于其爱心尚未100足于其心,尚未达到100%的大爱人类大爱宇宙万物生灵的心境(有些科学家甚至不爱自己),于是其不是根据“爱”和向心力和不同人生心灵修炼境界来理解万物,而总想把万物放在一个所谓“科学”的险隘天平上或菜物质结构可重复、可连续复制的“规律性研究”篮子里面去称量、观察、感觉宇宙的变化,其不理解或者心存疑问也就不难理解!当然,如果自己心存疑问而谦虚去感应学习人类已经积累几千年的人类智慧,那么科学家也可能早日有所得、有所领悟,但是狭隘的门户之见、坚持物质结构重复性而不相信一些东西可以超越物质结构而灵活存在,就是科学家的“科学宗教崇拜和迷信”了,而用这些“科学宗教”得出来的不符合或不尽符合天道宇宙运行规律的结论和迷惑再丢给智力、心灵境界等更低下于自己的普通民众,则就是科学家“科学宗教信仰”和“科学崇拜”的谬种流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