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育麟老师 “做高效父母”讲座
现场答疑记录
时间: 2011年3月10日
地点:山西电建四公司
博主按:本文是网名“猫”的听众给我发来的讲座记录,首先对这位有心的母亲表示感谢。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更多的家长一点启发和帮助。
提问一:赵老师,那个3M和3A中,分别M是什么意思?A是什么意思?
赵老师解答:说到3A,主要是给学生看的3A学习品质系列图谱,其中3A就是指与学生学习有关,影响学习品质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 、行为(Action),现实表现一般即为爱不爱、能不能和会不会学习。
3M,请大家看3M家庭教育图谱,M是method,是家长迅速、正确开展家庭教育的行为依据和坐标,分别是关于生命健康的为生之道、关于生命价值的为人之道、关于生命智慧的为学之道,以及高效四法,简称三道四法。针对目前许多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的盲目性,提出的每个家长应该明确的,自己应该做的关于孩子的生命健康、生命价值、生命智慧三个方面的为生、为人、为学之道。家长通过3M家庭教育图谱,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
提问二:关于错题本,是让孩子自己抄错题,还是家长帮助孩抄也可以?
赵老师解答:错题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抄。抄错题可以分一下几个步骤:1、找题目;2、抄做错了的题;3、对错题进行分析;4、真正的正确解答。另外,还可以根据情况添加5、其他解答方法;6、类似其他题目等步骤。
赵老师在最后再次强调,家长一定不能代抄。抄本身带有一定的惩罚性质,更重要带有很有力的强化性质,抄的过程可以帮孩子强化认识为什么错,怎么错的,更好地防止他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提问三:赵老师,您好,我女儿现在初一,特别喜欢看韩寒、郭敬明的小说,她自己想当作家,有时一看就看到通宵,怕影响学习,怎么办?(目前,成绩未受影响)
赵老师解答:赵老师首先肯定了孩子爱看书的习惯。既然孩子现在学习没有收到影响,那么家长的操心就是多余的。倒是家长应该在孩子看书、选书上有所干预。不如郭敬明,本人有剽窃行为,虽然他写的书比较受孩子们喜欢,但是也应建议孩子少看或批判性的看。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在看书、选书上有所取舍。另外,关于看通宵的事情,赵老师通过自己儿子的例子说明,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有限制,比如周六日可以看通宵,但是其他时间应该控制。同时要让孩子明白通宵的坏处。
就通宵的事情,赵老师引伸了在孩子的很多不好的习惯、行为的改正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做用,缩写为CBT。以减肥为例,行为传统疗法就是以节食为主的疗法,而认知行为疗法,则是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时反馈,只是给你一个认识要控制饮食,而不是采用绝对的节食的策略来限制,同时关键的事情在之后及时给以数据信息的反馈,让减肥的人随时感受人知道控制饮食与适度运动的好处和效果,坚定信心,那么效果可想而知。同样的道理在孩子坏习惯的改正中,要让孩子确实认识到这些习惯的坏处,与改正后他将得到的好处,让孩子通过认识的提高来改变行为。
提问四:如果每天要求孩子9点半睡觉,若有一天作业实在太多做不完,怎么办?
赵老师解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小学阶段九点半没有问题,上了初中时间可以适当后延。
提问五:初一的孩子,每天放学后,要先看会儿闲书(是比较好的闲书),大约在晚上7点半或8点时才开始写作业,会写到很晚。用不用制止他看书的习惯?
赵老师解答:首先赵老师说有些事情没有对错,只是个人的好恶。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给出两个方案:第一方案:尊重孩子本人,可以把他七点半之前看闲书视为他的自我休息调整时间,而不是上纲上线,要求他必须先写作业后看书。只要他这种行为不影响他后面作业的完成就无需干涉。另外,赵老师还从智慧就是通过已知的习惯,建立计划型行为,从而获得可预见的结果这一理念中的关键词“可预见”一词,来辅以说明可预见到孩子的学习不会因为读书这一习惯而受到影响,那么就无需干涉孩子的看书习惯;第二方案: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性建议,先做作业,之后在进行看书等活动。
提问六:赵老师,孩子遇到难题,寻求家长帮助是表现很烦躁,他是想得到答案,不想听家长解释解题过程,听不懂的情况下,有时又表现得自暴自弃,不愿面对困难,该怎么办?谢谢!
赵老师解答:赵老师对问题中的孩子进行了分析,指出孩子他要的只是——给我就好,这说明该家庭的亲子关系模式没有建立成理想状态。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习惯。例如:家里有一袋外国带回来的爆米花,全是英文说明,孩子想吃怎么办?应该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从学习查字典开始,查找英文说明书的意思,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从小养成这种习惯,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难时才不会烦躁。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的焦点在于得到结果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本身。从3M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应该做的事情中并没有帮忙做作业,孩子的作业与家长无关。家长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的心理、精神上有困难问题是给与帮助,而不是作业难题。孩子需要独立面对一些事情。如果一定要干预,也要以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一步步思考一步步得出答案。
另外,关于孩子听不懂时,表现自暴自弃的现象,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学习力方面出现问题,建议外力干预,给孩子补补课。赵老师询问了孩子所在的年级,指出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更关键,别让孩子带着“伤”升上初一。就像跑步中发现鞋带松了,一定要先停下来系紧鞋带在跑,而不要等到鞋带送到把自己绊倒后才停下来。有了问题,发现问题后,要赶紧解决,越等问题越麻烦。
提问七:赵老师,您好,我的孩子现在初一,挺聪明的,学校的老师也认为这个孩子有潜力,但是她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很拖沓,写作业更是如此,写作业中有许多小毛病,成绩很不稳定,不知道该怎么做?
赵老师解答:首先询问了这位家长认为我们刚讲到的那些只是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对于家长回应的之前做过的给孩子限定完成作业的时间,但没有效果。不知道是否可以把这个措施实施的更强硬一些,就是规定完成时间,在超过时间后就不允许孩子再继续完成,让他第二天无作业去学校的想法。赵老师现场征集了大家的意见,并肯定了这种方案应该是解决这类孩子问题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也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原来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找到正确答案。)
其次,针对讨论中有家长提出的要分析孩子完成作业拖沓这种状况,是因为孩子的习惯问题,还是另外还有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学习能力下降,不能很好的适应老师和初中课程的学习,导致他学习比较困难而延长了写作业时间的观点,赵老师也肯定了这种说法,提出了解决问题中提到的孩子的状况解决的另外两步,就是在实施第一步基本步骤后,要看孩子学习力,也就是3A图谱中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分析可能是因为他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过程的漫长,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适时介入外力敢于,针对孩子的薄弱方面和盲点进行强化补习,不要让孩子在屡次受挫后,导致自信心受挫而放弃学习。
最后,赵老师又把问题引伸了一个层次,就是态度的问题,关于为什么学习,爱不爱学习,人生目标的问题等等。“学习不练基本功,寒窗十年一场空”,就好比吃饭首先要解决拿筷子的问题,然后才是食欲的问题。所以,在孩子学习这个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在坚决执行基本措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同时,要坚决的支持孩子,帮孩子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才能支持孩子持久进行高效学习。
提问八:赵老师,小升初的学生,成绩比较优秀,您是建议到普通中学呢?还是上重点中学呢?谢谢!
赵老师解答:就教育而言,赵老师认为,小学初中的学习应该是让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拼个你死我活的过程,但是鉴于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初中能上好的中学对孩子变得很重要,上普通中学成了一种无奈而危险的选择。另外,赵老师提出了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自己,提高自己家长的能力,提高孩子学习能力。让孩子更有效率的学习,更加智慧的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要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心态上提升起来,才能跟上以后的学习步骤。为以后高中、大学真正比拼的时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