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秀莹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位新人的作品,会场上隐隐有种喜悦、庄重的气氛,这种氛围应该是含有一种对文学的敬畏之心的,以及罕有的“有所发现”带来的喜悦。付秀莹现在是《小说选刊》的一个工作人员,而选刊却出面给她开这个会,我觉得不容易,这叫举贤不避亲;中国人的心理习惯,一个人有再大的才能,一来到身边神秘感就不多了,这叫贵远贱近。所以,《小说选刊》的领导有坦荡胸怀,我赞赏。
阅读付秀莹的作品,我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在看了她的大部分作品后我认为,付秀莹是近几年文坛上最有才气的青年女作家之一。没想到她写了这么多,有20多个中短篇了。刚才敬泽也讲了这一点,她的作品赏心悦目,老少咸宜,认为要加分析。为什么她的作品语言节奏感那么好?那么洗练、精当、内敛,那么有诗意,那么节制?我一直在想,她在处理题材上到底有些什么特点?是什么东西构成了付秀莹作品的奥秘?
首先是她有才气。才气与创造能力,刻苦度,高产量,技艺娴熟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才气有天赋成份,才气是能给习见的事物赋予一种奇特的光泽,能使熟悉的东西忽然变得陌生而动人,能找到恰如其分,出人意表、有时使人惊异的词语。她有两部分作品,一部分是怀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涉笔都市的,或写中老知识分子,或写机关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感,或写都市漂泊者。在处理题材时,她很注意“距离的远近”,深得距离产生美的奥妙。像《爱情到处流传》,像《旧院》,把距离调到最佳观照的位置,于是洞察人性的奥秘,讲述女性的弱点和命运,诉说那一份凄凉的美丽。比如《爱情到处流传》,是以一个五岁小女孩的视点,但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是成人付秀莹的视角,是混合的。比如说《跳跃的乡村》的叙事,《百叶窗》的叙事,也都有此特点。她的叙述既是五岁女孩子的惊奇与不解,又有成年女性对父母的理解,构成内心视角,而且很有节制。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这写得非常妙。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一切是怨而不怒的,实际上我觉得作者好像在“歌颂”婚外情,可能“歌颂”这词不太准确,但这里面肯定也有爱情,父亲和母亲是爱情,父亲的婚外情未尝不也含有爱情的成分,而且她认为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个东西是美的,即使错误,性质也不特别严重。她写父亲吃饭的时候,她从他的头顶摘下一个麦秸屑,这是一个很妙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寻觅和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角度,是她成功的一个原因。《爱情到处流传》是向父辈的致敬之作,同时也是对农耕文明的诗性回眸。
读付秀莹的作品让我想起几个关键词,比如:含蓄,节制,内敛,怀旧,女性命运,古典情怀,沧桑感等等。尤其是《旧院》,在艺术上是难度比较大的,实际上不单写某个事件,或者婚外情,或重大情节,没有,都没有,《旧院》写的是姥姥的6个女儿,特别是写到那几个女婿的尴尬地位,彼此间的较劲儿,家族中复杂微妙的伦理关系,处理得都很有分寸。这里我觉得付秀莹是在学习《红楼梦》的笔法。虽然这个题材不特别大,但处理起来很困难。她的所有作品里面,我认为《旧院》也许是最成熟的,艺术上难度最大。她是以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而取胜的,她比较善于表现复杂的伦理矛盾,情感纠葛,心理冲突。这成为魅力之源。
付秀莹的作品之所以使我们有赏心悦目之感,还有一个秘密是,她的小说中经常藏着一些包含某种哲理的抒发性的片断,也可以叫做“闲笔”,比如她对“劳动”的抒发和感叹,比如说她对“生命旷达”的抒发,甚至于她对父亲掉下来的眼镜引起的小感叹,都出现的恰到好处,给作品生色不少。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的小说从不直接写社会问题,尽量避免“问题化”。这是对的。比如《对面》我就很喜欢,像绝妙的小品一样。一个颇有风韵的老女人把领导给架起来了,控制住了,这里头的学问不简单。而简静,一个新来的年轻女性本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当简静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欢迎,很高兴,只有这个老女人“寒着一张脸,能阴出一盆水来”,这女人实在忍受不住嫉妒的折磨的时候,她坐的椅子会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在几轮较量之后,单纯的简静败下阵来,不战而败。付秀莹没有直接写主任、领导怎么不好,而是写人的心理上非常无奈的东西,这些微妙的律动在生活中每天都存在,有时候,我们陷入非常被动、非常狼狈的境地却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付秀莹写了一些机关里面微妙的东西。她基本上不去直接写社会问题,她的写作也不直接描写污秽、血腥和阴冷。在诗与真的关系上,她更倾向于诗,保持一种诗人的姿态。像我们过去开玩笑说的,有的人就是摔跤也要摔得好看,而看不出狼狈相,她要保持住这种姿势。
对付秀莹来说怎么升华或深化她的创作?她的城市系列小说写得不错,有些题材是在写作当中不断慢慢出现的,有些是即兴式的,有些是临时的感悟,还没有形成一个很稳定的、很有资源的写作路径,带有不确定性。当然她的故乡的怀旧故事还可以继续写下去。我们也不能要求作家太高,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良好的开始。她的大戏应该还在后面。路只能自己一步一步地走。我说她是近来最有才气的青年女作家之一,但我还要说,有才气的作家大部分像流星一闪,走得很远的人不多。付秀莹怎样走向深沉,大气,丰厚(并无要她写重大题材之意),怎样更有深度地、更精妙地表现我们今天的人及人性,对她来说也许是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