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新知识 - 新思想 - 新经济 实名制-专业主义-权益激励

Logo
  • 首页
  • 新兴产业
    • AI/互联网
    • 生物/医药
    • 新材料
    • 能源/环境
    • 咨询/服务
    • 文化/教育
    • 绿色农业
    • 未来产业
  • 财经
    • 金融/资本
    • 宏观
    • 经济思想
    • 企业
    • 产业
    • 公共政策
    • 政经
    • 研究综合
    • 国际
    • 法律
    • 港澳台
    • 新经济
  • 管理
    • 领导力
    • 管理综合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财务管理
    • 知识管理
    • 战略/决策
    • 组织行为
    • 企业责任
    • 企业文化
    • 创业
  • 投资
    • VC/PE
    • 房产
    • 期货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保险
    • 融资/并购
    • 投资哲学
    • 风险管理
    • 信托
  • 文化/社会
    • 杂谈
    • 职场/人生
    • 人物
    • 文化/艺术
    • 宗教文化
    • 历史/哲学
    • 科技
    • 社会学
    • 社会/民生
    • 军事
    • 政治学
    • 公益
  • 见解

房价如何调整

评论
14 views

  • 价值中国
  • 财经
  • 宏观
  • 房价如何调整

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已初现成效,抑制房价的行政手段是短期行为,对物价有稳定的作用,对房地产的资源整合也有一定益处,但是担心政策松动后,房价会报复性增长,因此政策不宜过激,另外还要从政府的土地出让价格,建设质量出发,可以实行土地价格与房价联动政策,避免过热的地皮炒作和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价格控制的不作为。引导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依赖性,可对政府的政绩考核在房地产方面进行指标调减或打折扣,目前的土地供应相对宽松,房地产开发商拿地成本略有下降,但指望通过土地降价引导房价不涨不太现实。但是通过短期提升经适房、公租房的供应量也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但这种占比也在整个在建房屋供应比例中占比不大。所以通过行政手段去对地方政府进行业绩指标考核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发布于 宏观 .由 高参 在 2011-04-25 17:46:56

文章导航

← 老寒腿(风湿)的食疗方的非官方的 蔬菜市场维稳要保护两端利益 →
  •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Views

  • 中国新一代创业家 - 265 views
  • 国企改革的改与不改及企业化回归 - 263 views
  • 在AI时代下的个人成长 - 258 views
  • 楼市止跌回稳越来越明显,买房该出手时就出手 - 258 views
  • AI社会学:从工业时代到智能机器时代的社会变迁 - 245 views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2):0成本用DeepSeek(满血版)搭建本地知识库 - 234 views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人工智能并非万能 技术效能受限于软实力水平 - 202 views
  • 上海第二批49家创新型企业总部名单出炉,合合信息入选 - 192 views
  • 中国首家中外捐资公益医疗机构正式亮相 - 183 views
  • 中国如果“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等于第二次“入世”! - 161 views

近期文章

  • 2025年5月全球科技领域重大事件深度分析
  • 2025年5月全球资本市场分析: 政策博弈、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
  • 关税负面效应凸显 世界经济和贸易承压
  • 优刻得x穿越医疗,国产算力守护生命数据
  • 米塞斯为什么重要?——《米塞斯评传》译者序言
  • 虹口版权宣传周:聚焦产业版权生态,共筑文化创新高地
  • 2025新加坡、香港、澳门留学最新动态全解析
  • 逆袭名校-2025澳大利亚留学新趋势
  • 2025英国留学最新资讯及趋势分析
  • 为什么2025留学的热门首选还是“美国留学”

功能

  • 管理站点
  •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Copyright© 2025  价值中国  |  友情链接 |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