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学生奶中毒事件调查未果结论何来?
本报昨日报道了榆林鱼河镇中心小学200多名学生在喝完蒙牛学生奶后,身体不适被送医院一事。所幸的是,事隔一天,入院的学生都出院了。(24日华商报)
200多名学生饮用蒙牛学生奶出现身体不适,如今经过医院观察都无大碍,陆续出院,这是值得庆幸的,但牛奶有无质量问题,到底是啥原因导致学生群体“中毒”,无疑需要弄个水落石出,不然,就难免会留下安全隐患。
据披露,有关方面已经取样进行化验,具体结果须三五天后才能出来,蒙牛方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因而,公众都在翘首以待调查结果。吊诡的是,就在此刻,榆林一院副院长李和平表示,此事不排除与心理因素有关。在特殊环境下,心理互相感应也能诱发“疾病”;而榆林食监局榆阳分局局长韩生保则称,初步判断,可能是学生空腹喝奶出的问题。
化验结果没出来,有关方面却都先行给出结论,而且两种说法明显相互矛盾,这实在叫人费解,不但没消除公众的存疑,相反加深了大家的怀疑。所谓心理感应性疾病,医学生也许的确有,但此前某地工人疑因化工污染中毒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也曾经作出类似的解释,可最终还是被证实确系中毒;至于空腹饮用所致,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荒诞,个别现象或许可能,出现如此群体反应,谁信?
有关人士匆匆发表“看法”,或是出于保护蒙牛品牌的声誉等方面的考虑,但是,在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对任何反常的现象,无疑都应该保持高度警觉,不放过任何可疑细节,查清事实真相,这既是对人民健康负责,同时也才是对品牌负责。尤其是作为质监部门负责人,如此急于草率下结论,倒让人觉得似乎试图掩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