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签率证明发行价格偏高


        A股市场中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似乎已成一条“潜规则”。网络股泡沫泛滥时,当年的亿安科技曾创出126.31元的历史高点,但这一纪录即在2007年大牛市时,被中国船舶不断刷新,而中国船舶更是创出了每股300元的“天价”。

        近年来,监管层不断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其结果却是淡化了“窗口指导”的新股市场化发行,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新股发行价格不是低了,反而是越来越高;发行市盈率不是变得合理了,反而是越来越失去理性。就在去年下半年,沪市主板、深市中小板与创业板,新股无论是发行价格还是发行市盈率,都频频创造了“历史”。

        新股发行,重在发行价格的合理与理性,否则,将会招致市场的用“脚”投票,或开盘即遭遇破发,或投资者申购的热情不高。近日发行的庞大集团,在再次刷新新股中签率纪录的同时,也令市场感到十分的惊讶。

        庞大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其首发网上中签率到了惊人的21.57%,网下配售比例更是高达57.97%。表明每5个网上申购号码,就有一个必定会“中彩”;而网下离奇的高中签率,让机构网下中签变得非常的容易。

        中签率是衡量市场资金是否热捧某只新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前,创业板开板之后,由于市场的追捧,其中签率一直比较低,以至于去年10月份大富科技2.51%的网上中签率也能吸引市场的眼球。沪市主板方面,去年初华泰证券14.43%的网上中签率亦引发了市场的惊呼。此次庞大集团以“庞大”的中签率面世,再次创造了中签率的纪录。

        高中签率其实并非什么好事。以华泰证券为例。华泰证券以每股20元的高价进行“圈钱”,除了挂牌之初略有表现之外,随着去年4月19日的破发,该股便一直处于“潜水”状态,而华泰证券破发后曾创出12.45元的低价,破发近38%。中签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出局,要么套牢,要么只有“割肉”离场。

        有了华泰证券的“前车之鉴”,庞大集团的投资者担忧该股挂牌后的走势并非没有道理。庞大集团主营范围为汽车经销及维修养护业务,无论是从成长性上,还是从炒作的题材上,都没有任何亮点可言,市场不“感冒”其实是很正常的。庞大集团此次发行14000万股新股,发行价格达47元,发行市盈率为41.4倍,盘子不小,但发行价格却不低,其网上网下“史上最高中签率”亦表明,庞大集团的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并不合理。

        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在创造了众多纪录的同时,留下的是“市场化发行”的“遮羞布”。新股市场化发行的方向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的所谓“市场化发行”,只不过是伪市场化而已。新股发行与审核受到行政资源的控制,而发行价格却推行市场化,也就意味着目前推崇的市场化发行,只是“跛脚”的市场化,离真正的市场化还存在不小的距离。庞大集团的高中签率,只不过是其畸形的产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