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何处去
商业零售风光无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4月19日透露的“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期间翻番”目标数字大有来头。目前国家发改委方面正在起草一份覆盖社会范围较大的“涨工资方案”。该“方案”包括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大范围地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等途径,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逐步提升,一方面全面刺激国内消费,另一方面化解社会矛盾,最终目的是实现分配公平。
知情人士分析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是以职工的低报酬为代价的,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去年一些地方发生的一连串的集体停工等劳资纠纷事件,看起来事件的表面原因是劳动者工资偏低,其背后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的缺失,使得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无法合理增长,收入分配格局急剧扩大,社会矛盾日趋紧张。
除此之外,过去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两个车轮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消费占GDP的比重很小,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投资和出口的速度明显放缓,只能依靠提高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个税调整应如何让民众满意?
“目前的局势很明显,如果不全面刺激国内消费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拟出台强制性的增长工资根本意图就在于化解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等主要原因。”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其实在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就有所透露,政府方面将根据经济发展、物价涨幅及企业劳动生产率等情况,“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职工工资的水平,确定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而在两会之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人社部等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综合多方面信息,不难看出,政府方面早已经将“工资翻倍增长”作为“十二五”时期的职工工资增长目标。
前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杨志明此番所透露的对劳务派遣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力度、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以及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改革等信息,都与实现确保“工资翻倍增长”的目标有关。
个税改革或将经历三审
征求意见网站险瘫痪
应该说愿望是好的,但是每个人发点人民币就能化解社会矛盾吗?这种思路显然过于简单化,货币是劳动价值的代表和流通交换工具,货币本身并不产生价值,所以多印钱只会带来通货膨胀,而不是所谓社会公平。庞大臃肿的官僚体系是最大的吸血系统,如何管理和降低他们的特权和吸血能力才是关键。
此次调整的结构性效应明显,中低收入群体将明显受益,高收入群体则税负加重。根据新的标准,我们进行了测算。从测算的结果来看,月收入在19000 元以下的居民均会受益,其中月收入在5000-10000 元之间受益最明显,增加收入4%左右;月收入在19000 元以上则税负加重。此次税基及税级调整结构性明显,体现了政府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决心并试图通过税收来减小贫富差距,鼓励中产阶级的崛起。因此我们判断,调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人群将显著受益,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升零售业估值!“个税改革”何处去 商业零售好风光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