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如拿自己开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柴福洪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就拿经济来说:
 
1、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要放缓的大势之下,许多地区发展的唯一出路还是做大经济规模,当地经济需要高速发展才行;
 
2、新中国建国几十年,都是鼓励出口赚取外汇,可中国2011年3月末的外汇储备过了3万亿,发愁没有地方用了;
 
3、多少年来国家财政始终是紧张状态,近几年年年增长比例在20%以上,今年国家财政要过10万亿规模,占GDP四分之一;
 
4、毛主席在1958年就想“赶英超美”,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6年中国就要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5、“大路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现在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钢铁生产国,记得华国锋执政时期搞的年产3000万吨钢是宏伟计划,现在7亿吨;
 
6、“鸦片战争”后,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兴办现代工业,几次被外敌入侵打断,工业在中国发展滞后,现在中国的工业,许多部门都是产能过剩,量产前茅;
 
7、近100多年来,中国人始终是看着发达国家发明新产品,过着现代化的生活,今天中国人再也没看到外国人的用品而两眼发直,他们有的中国商店里都有了;
 
8、虽然中国农村还是相落后,农地抛荒,农工流失,但统计局与农业部报告数字是连续8年农业大丰收,吃的不愁了,虽然安全上有问题,吃胞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1、经30多年高速发展,社会各种差距拉大了,该富的人都富了,不该富的人也富了,穷的人还是穷。其中隐匿着较大的社会政策与机制矛盾,其后果有可能危及稳定;
 
2、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政机关与部门的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再没有过去那么密切了;
 
3、社会进步,不可否认,道德倒退,也不可否认。发展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虽然是发展中的矛盾,富贵阶层已经形成,解决起来的确不很容易;
 
4、明摆着的问题,老百姓个个清楚明白,但总也拿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有的只能拖、维持现状不变(如高等教育问题)才是硬道理;
 
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建设与公民权利关系等等,似乎整个社会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与方案;
 
6、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什么,好像没有具体化地明确,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系统没有建立,改革开放30多年仍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
 
7、经济要转型、社会要进步,有的要市场化、有的要公共化,下面急上面稳、民间燥上面冷,政府改革不到位,没人不知道是社会发展的阻力;
 
8、美国似乎是经济上的天然盟友、政治上的敌对势力;国家指导思想是睦邻、但国民感觉他们是恶邻;政府自认为人权状况物质上有改善、但民间对权利要求比官方认定的要高;人民群众都说互联网好、但官方没有一个说它好的。
 
综上列举,有三点结论: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不等于改革就一定全正确,甚至有的方面,是往坏里改不是往好里改,如医改、教改等;二是中国经济发展不等于执政合法性提高,30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的反而使普通民众产生新的痛苦,如住房商品化;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等于社会就一定进步,大学扩招、收费,教育质量下降,没有品质的扩规模不是进步。
 
中国社会这种错综复杂的状况,似乎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有些问题好像寸步难行,如腐败与特权。其实,不是那么难,主要是决心与信心,就一个解决办法——政府拿自己开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中国人心一顺,百事顺。
 
第一,向政府收钱开刀。
中国的“政府收入”与“财政收入”两个数字有较大距离,公开的财政收入以外的政府收入,一律经全国人大重新审定,全国人大没有批准的收入和收费,一律停止。
 
2011年物价上涨幅度比较大,任何商品物价上涨的背后,都能找到政府与民争利的影子。如高房价、公路收费、出租车份儿钱、蔬菜流通价格占70%等,其中都有政府的利益在里面,该收的费用没有规矩、没有监督。
 
第二,   向财政支出开刀。
各级政府所有财政支出,除军费、国家安全费外,全部明细向社会公开,可不向人民公开向人大代表公开,一笔笔地审。
 
第三,向事业收费开刀。
国家公共事业收费,定编、定岗、定员、定预算,明确财政负担比例与收费比例,人大一年一审,明确政府与接受服务者的责任。
 
第四,向公务经费开刀。
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公务经费,要有一个标准、额度限制,炒得沸沸扬扬的“三公消费”的确要有好的解决方案出台。
 
第五,   向垄断企业开刀。
国有垄断企业近十年来,既占有国家最优质资源,又占有行政、金融资源,还占有企业独立经营优势,自肥分配、剥削经营、高消费已十分惊人,“中石化喝茅台”只是冰山一角。
 
第六,   向官员财产开刀。
向官员财产开刀不是要剥夺其财产权,而是要公开其财产数量与状况,让阳光杀毒。如果官员认为其财产公开是侵犯其隐私,那就制定《公民财产登记法》,配合个人所得税修订和开征遗产税,让中国公民都遵守这一法律,只是公众人物向社会大众公开而已。
 
第七,   向特权消费开刀。
特权消费是中国不节俭的总根源,中国的国情决定,特权与公款消费是联在一起的,损公肥私,明公实私的行为遍地皆是。发挥新闻媒体与人民群众的作用,曝光严惩任何特权与公款消费行为。
 
第八,   向非德行为开刀。
社会道德靠政府和政府官员引领,政府有不道德行为,社会非德行为就会猖獗,在严厉打击不德行为的同时,政府自律要起引领作用,如果政府与官员做得好,社会非德行为才有可能收敛一些。
 
道德培养同时不能少了法律制约,人是经济动物,趋利避害是自然选择,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制约和监管,人才能在做选择的时候避免选择“不道德”的事情。久而久之,这种制约的力量就造成人们自然选择“对”的事情,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也就形成并固定,成为无需严苛监督而奉公守法的传统。
 
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并非道德沦陷发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人收入水平不高才是病灶所在。中国目前的人均GDP水平和美国一百年前水平相当,而一百年前美国的屠场跟今天的中国食品厂恐怖的程度相差无几。拿北京等大城市来说,70%职工的年收入水平低于3万元。在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温饱生活操心劳力的阶段,赚“快钱”变富有成了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当你需要从牙缝里攒三个月的钱才能背上一个LV包,你就会对有LV包的人另眼相看,装模作样也要挤进这个群体;反而在一个18岁的青少年在加油站打工半年就能买上一辆不错的汽车的社会,一个小白领就不会为了买车绞尽脑汁。
 
为了节省读者阅读时间,只从经济角度谈几点政府向自己开刀的观点。
 
 
                                       2011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