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的五个要素


文/张从忠

 

《孔子穿珠》的故事梗概是:有一天,孔子意外得到了一个稀世宝珠,在宝珠上有个弯了九道弯的贯穿的深孔。孔子想给宝珠穿上线,好挂在腰带上,他反复尝试都没有成功。他想,像这样的事情妇道人家可能会有办法,于是,便去问一个在附近采桑的妇女。那妇女对他说“密尔思之,思之密尔”,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孔子回家以后想了又想,终于明白那个妇女的意思,他捉了只大蚂蚁,在大蚂蚁的细腰上系上了细细的丝线,把蚂蚁放进宝珠孔的一头,并在另一头抹上蜂蜜,引逗蚂蚁。果然,蚂蚁带着丝线从珠孔的这头爬到了另一头,就这样孔子顺利把线穿好。孔子是从妇人对他讲的“密”字想到了蜂蜜的“蜜”字,这才有了这一穿珠的办法。

韩国作家崔仁浩在《商道》中解读道:孔子意外得到的宝珠就相当于“一桩垄断的生意”,而把宝珠穿上丝线并且佩带在身上,就相当于领到了这桩生意的垄断经营牌照。所谓垄断就是规定一种商品由单独一个企业提供,而其他企业只能通过这家才能介入的法令。一般而言,垄断的背后都有强大官方背景的支持,垄断经营的模式一般为:通过取得政府的授权,获得对资源、技术、专利以及经济规模和渠道的控制,这是形成市场垄断的最主要的手段。所以,不论古今中外,做生意都离不开权势的支持。小生意需要小权势,大生意则需要大权势。虽然过分倚重权势会招致灭顶之灾,可如果离权势太远就不会有兴旺发达的日子。生意与权势的关系,就如同嘴唇与牙齿的关系。有句老话叫唇亡齿寒意思是如果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权力和商业的关系犹如嘴唇与牙齿的关系:远不得,近不得。权力有力量而没有金钱,商业有金钱却没有力量。所以,蚂蚁就像是权力。商人须设法在蚂蚁腰系上丝线,做到暂时依附于权力。剩下的一切,蚂蚁自己就懂得如何为钻孔引线。运作的关键是要有足够香甜的蜂蜜做诱饵,以诱蚂蚁为你办事。不过,如果是长期依赖“官商合谋”或者“钱权交换”,其下场肯定是牢狱之灾。

那么,中国商人的蜂蜜又是什么呢?多年以前笔者曾读过一篇叫《李嘉诚递名片》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香港记者。一次,他应邀参加李嘉诚举办的一个宴会。原以为李嘉诚这样的商界巨擘,肯定也会像某些“要人”一样故意迟到,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重要性。可是没想到,当这位记者刚走出电梯时,李嘉诚早已在门口等候了。接着,李嘉诚给在座的宾客都递发了名片,一个不漏。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李嘉诚根本不用给别人递名片,谁不知道这个名字,谁不知道他是伟大商人呢?李嘉诚也没说明给大家递名片的含意。在座的人却都能感受到,这是李嘉诚跟人交往的第一个礼节,无论对什么人都一样。而且这个举动隐约传递某种信息,在李嘉诚眼里,来的都是客,没什么尊卑贵贱之别。

李嘉诚递完名片,要跟来宾合影留念。出乎意料的是,事前要抽签,抽到哪个号,就站哪个位置。照完相,入席前,还要抽号,也是为了避免论资排辈之嫌。反正你抽到哪个号,就坐哪。没得争,也不必让。照相和安排席位用这种抽号法,几乎前所未闻,可谓别出心裁。但在所有的来宾心里,李嘉诚此举绝非出于“别出心裁”,而是用心良苦,没有谁就有优越性,谁就该在旮旯角落抬不起头的。真是心思缜密,让人心悦诚服。席间,李嘉诚对所有来宾照顾得很周到,来宾中,有外宾,也有操不同方言、不同肤色和不同血统的人。李嘉诚在跟来宾讲话的过程中,先后用了英语、粤语。在与来宾相聚的一个小时中,李嘉诚轮流跟每一席的宾客聊天15分钟,四席的轮流聊天刚好一个钟头。

宴罢,李嘉诚又与众人一一握别,连同服务员。就这么一个在李嘉诚看来很普通的宴会,带给每个来宾的却有别样的感受。守时,一视同仁,平易近人,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顾此不失彼,面面俱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是水,上善若水。如果不是水,绝不能于不经意中,轻柔地把清流漫满所有人的心田;也是春风,春风化雨,丝丝入扣,润物无声。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感激,心悦诚服。这是李嘉诚为人处世的态度。

李嘉诚的人格,概括起来一共有五个字。第一个字是恭敬的“恭”,恭则不侮,因为对别人必恭必敬,就会保持生命的尊严。第二个字是“宽”,越能宽容他人,就越能获得更多人的爱和支持。第三个字是“信”,谁有信誉,谁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会一帆风顺。第四个字是“敏”,谁用智慧提升自己的劳动效率,谁就会建功立业。第五个字是“惠”,一个领导者能用恩惠之心去面对每一个客户、每一个合作伙伴以及每一个员工和下属,他就能够使每一个都心甘情愿地帮助他做成大事。 

 

 

 

                                                           2011年4月5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