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生,游戏文化,游戏社会——社会危机


            游戏人生,游戏文化,游戏社会——社会危机

 

今天人民日报发文:“出版大国的尴尬: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徘徊不前”,阅后感触颇多。随着网络游戏化日渐严重,孩子打怪、成人偷菜等乱象遍及各个角落。还有所谓的网络小说,大都是些荒诞不经、乌七八糟的暴力色情、恐怖暴力、魑魅魍魉极端描绘。这些玄幻虚拟的文字不需要太多文字功底,信手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一通就数万言上网了。此状况已经形成一种社会现象——文字游戏——游戏文化

暴力游戏加上文字游戏逐步发展成为当前青少年文化消费的最主要内容,这必然影响他们的传统阅读。回想起来,我们家兄弟姊妹从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热爱读书,养成书不离手的自我学习习惯。而现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迷惑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以至鲜有孩子阅读纸质的书籍。这不仅影响国家的整个出版事业,不利于亿万孩子身心健康,长此以往,更必然降低整个国民的素质

真没想到,电脑娱乐化、网络游戏化导致无数青少年上网成瘾,使我被成为“戒网瘾专家”。曾有记者采访我时问道:“陶教授,名气越来越大了,感觉怎么样?”我回答:“很痛苦——我所谓的名气越大说明网瘾问题越严重。”其实何止是网瘾问题,出版业问题早已是千百万家庭不和谐的问题,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思想混乱、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问题!

当下,不但是青少年游戏人生,日益增多的成人也是玩人生游戏——各地涉黄的娱乐场所泛滥成灾,吸毒嫖娼已成转移遍身的恶性肿瘤,成群结队的官员公款境外游乐赌博,懵懵懂懂的孩子网上老公老婆无数,为富不仁的财主老板二奶三奶越来越多,绯闻艳照娱乐明星的三俗文化成文化主体,游戏至上、娱乐至死使得信仰真空道德触底的现象一片迷漫。古人警示我们的“玩物丧志”已经成为普遍问题,游戏大国何处去?

有人问我:“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为何不能玩游戏?”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说不能玩,也未曾反对游戏,而是一直在提醒人们应该明白玩什么、怎样玩、玩多少,玩什么样的游戏等等。当然,这些标准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看社会实践的检验我在美国学电脑时,根本不知道有电脑、网络游戏存在,也不清楚各类游戏的性质,是面对网瘾问题后逐步认识的。

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电脑、网络游戏的复杂性、成瘾性等问题。随着各地邀请的增多,天天面对因游戏成瘾而颓废堕落的青少年和因为孩子网瘾而痛苦不堪的父母老人,我逐步意识到游戏本质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发现游戏分为三种:健康的、休闲的有害的。一种游戏属于哪一类不是我能够,而是看它对社会的影响到底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004年以来,从中央到各地的所有媒体对网瘾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大量社会问题、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报道从未间断,此类报道的时长和数量远远超过其他问题关注。此即表明,网瘾并非是否玩游戏的问题,这些促使人上网成瘾的游戏是极端有害的,严重妨碍家庭和谐构建与社会的持续进步。事实证明:对个人来讲——你游戏人生,人生也游戏你;你对人生不负责,人生对你也不负责——对整个社会而言也同此理:你把文化游戏化,游戏就会游戏文化、游戏社会。其结果,乱了孩子、乱了家庭、乱了出版、乱了社会我写这篇博客是希望提醒一下:不良网络游戏危害整个社会的现象该刹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