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问责必须“动真格”


  制定年度调控目标是“国八条”中的一项新举措,一经公布之后便引起社会以及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舆论的普遍肯定,认为这一举措有利于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更使得问责地方政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国八条大限到来之时,即3月31日,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公布了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还有49个城市没能按期完成公布调控目标这一硬任务。如果按照“国八条”的要求,对未如期公布的要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将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但是问责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就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为,问责能否落到实处,就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如果问责能够落到实处,将有利于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对国八条的落实,也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由此看来,考验楼市调控问责已经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49个城市为何没能按期公布调控目标,在这背后有着什么因素在作怪?又是什么因素在左右?实在令人质疑?如果进行问责,相关人员将承担什么责任?这都是需要澄清的,但无论如何?有关部门尽快启动问责程序,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无论如何?都需要给社会大众一个可以信服的交代。

  从目前已经公布房价控制目标城市来看,除了北京明确提出“稳中有降”的调控目标之外,其他城市都在为2011年房价的继续上涨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我们看到,这些城市在制定房价控制目标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只对部分区域限价,还有一些城市只对部分户型限价的措施,更是变相地消解了调控的力度,将执行中央政策变成了完成任务的“对策”。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主出台的新调控政策,可以说,都违背了国八条的基本核心精神,令人感到失望。这些城市出台的调控新规,都违背了国八条的基本核心精神,将原本以控制房价、扭转预期为目的的房价控制目标,却在这些城市中摇身一变,成为房价“涨价”的预期,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唯独首都北京出台的房价新规与众不同,北京发布的楼市价格调控目标无疑成为全国楼市价格调控中无可争议的亮点。因为在全国已公布“限购令”的城市中,北京成为全国唯一提出要降房价目标城市。

  当前,正是楼市调控的关键期,面对各地出台的房市新规,虽然不尽相同,但也让社会和人民大众看到调控房市积极的一面。随着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力度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也让公众看到了比较积极的一面。虽然说,各地公布的新规与消费者仍有相当距离,但也是人看到了积极的一面,是比较可贵的,如果中央再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但令人感到不快的是。对那些在大限到来之时,仍然没有动静的49个城市,绝可对他们加一懈怠,对这些极不负责任,和中央国八条对抗的城市,必须进行问责。不管他们的理由有多么充足,不管他们背后有什么人在为他们撑腰,都要严厉查处,绝不手软,一定将问责落到实处。同时也要加大对地方官员工作力度,明确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八条各项调控举措,切实履行好保障民生的职责。

  要知道,楼市调控问责能否“动真格”,事关国八条的全面贯彻落实,事关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事关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落实,事关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期待。为了全面落实国八条调控房价精神,为了老百姓人人居者有其屋,因而对违背国八条的49个城市,问责一定要全面落到实处。

  作者:赵虎启  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