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领导与突发事件应对技巧培训


创新领导与突发事件应对技巧培训

培训讲师:胡一夫13938256450
培训时间:2天—3天
培训对象:
营销人员等。
培训方式:
针对性讲解,个案分析,方法指导,参与式研讨,课堂分组讨论、思考题和测验。

培训背景:
参加著名管理专家胡一夫老师的课程《创新领导与突发事件应对技巧培训》,中国一首古诗中说“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里不但讲了战略思维,而且讲了战术要领。战略思维是关于战略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战略方针原则的理论依据。战略思维的质量反映概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在向广度与深度延伸过程中需要娴熟的战术清扫前进中的障碍。战略问题,战术解决。战略是务虚,战术是务实。战略是踱方步,战术是踏实地。
一个伟大时代的兴盛,需要时代的引领者,他们是国家公民的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民利益为旨归、以国家兴盛为己任、以国家振兴为关怀。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近年来,突发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早在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就要求“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事实上,努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公共治理课题,也是实现“保稳定”的重要条件。如何遏制突发事件总量上升,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突发性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但在突发性事件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本书就从心态与态度、常规方法与手段、特殊技巧与艺术等各个层面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如何高效、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了解和认识突发事件这一新生事务的有力工具。

培训大纲:
第一章 突发事件考验着领导者的能力与智慧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类型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新特点
  1.突发事件的含义
  2.突发事件的类型
  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4.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特点
 二、我国现阶段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
  1.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
  2.复杂的社会原因
  3.决策失误与社会控制机制不健全
 三、领导者对应对突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
  1.领导者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2.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领导者身负多重角色
  3.领导者应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章 积极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体系
 一、建立突发事件预防体系至关重要
  1.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极力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3.努力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体系
  1.增强忧患意识,?患于未然
  2.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3.编制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预案
  4.平时需要组织必要的演习和训练
第三章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资源保障
  1.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2.建立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和民众队伍
 二、处理突发事件的财力、物力保障
  1.拥有较为充足的资金
  2.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
  3.提供必要的生活安全和医疗设施
  4.准备好通信、交通等公共设施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迅速处理
 一、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及时性原则:应对突发事件需要争分夺秒
  3.信息公开原则:让民众知道事件的真相
  4.整体性原则:从全局和大局出发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1.遵循程序,有条不紊地处理突发事件
  2.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与协调机制
  3.处变不惊,迅速地识别突发事件
  4.隔离突发事件,有效控制事态的蔓延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性举措
  1.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
  2.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优势
  3.发挥军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4.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和疫情出现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对中如何稳定人心、引导舆论
第六章 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第七章 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第八章 生产与运输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第九章 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第十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对
第十一章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
创新领导与突发事件应对技巧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