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幣策近尾聲


 本期嘉賓:大和資本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中國研究部主管 孫明春

26/04/2011 10:00

 

通脹、增長、轉型、富民,這並非中國獨有的挑戰,卻吸引了最多的關注。面面俱到的政策,也可能一事無成。現在的政策重點是什麽?步步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否已接近尾聲?大和資本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做客本期節目,解讀一季度數據背後的信號。

點:最近統計局公佈了70大中城市房價指數,以新房爲例,3月份超過6成城市環比上漲,超過9成城市同比上漲,您覺得樓市有沒有降溫?

孫:內地的樓市調控政策已實施一年,我個人判斷調控將近尾聲了。樓市慣性很大,房價易漲難跌。最主要是因爲購房者的預期還沒有發生明顯的轉變。但從數字來看,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已經在拐點上。這基於兩個原因,從需求來講,政府採取了強制性的限購政策,如果不強制的話居民還是會買。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供應方面,即開發商資金的逐步緊縮。

現在的信貸政策對開發商收縮得非常厲害,尤其是中小型開發商,不過緊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前兩年寬鬆的信貸令開發商目前尚能維持不錯的現金水平,而且去年賣樓成績理想,所以大型開發商問題不大。但未來中小開發商可能通過降價來增加銷售,因爲總體成交量在明顯下降。另外,統計出的房價雖沒有降,但實際銷售中已有變相降價,比如贈送一個房間、車庫或地下室。

點:已有開發商表示今年是房價拐點,如果市場有共識房價不會繼續漲,那能跌多少?

孫:未來12個月全國平均房價會跌5%-10%。若算上各種變相優惠,那跌幅會更大。房地產市場的降溫需要一個過程,從熱到涼可能需要一年多,從涼到冷可能需要3-6個月,從冷到恢復可能需要6-12個月。所以,從今年到明年中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形勢不是很樂觀。

點:如果房地產市場真的冷起來的話,對經濟會有多大的衝擊?

孫:去年開發商總體的貸款有1.2萬億(人民幣,下同)。從銀行的角度看,表內給開發商貸款只有6千億,剩下6千億是通過表外貸款、企業貸款和信託貸款拿到的。今年銀監會收緊表外貸款,表內貸款將維持6千億規模,其中有2-3千億要用於保障房。開發商從信貸得到的資金會比去年減少很多。

目前房企的在建面積大概比去年增加40%,如果維持去年的投資速度,資金消耗速度會快很多。在兩方面的作用下,很多開發商的資金鏈在四季度會出現問題。在這個時候房地產的投資速度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這會對投資的影響會比較明顯,但房價不見得會跌很多。

點:中國人民銀行4月21號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用意是什麽?

孫:主要是通脹比較高,三月CPI達到了5.4%,在這種情況下,人行要保持非常明顯的反通脹的姿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一個信號,就是央行還在努力防通脹。但通脹是因爲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我們不認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能對此有多大作用。

點:未來緊縮政策會以怎樣的方式去持續?

孫:加息和存款準備金率應該基本結束了,但確實也有風險。有50%機會再加一次存款準備金率,30%的機會再加一次息,未來調控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人行3月至今在公開市場操作方面,明顯加大力度,是過去六、七個月來首次出現資金凈回籠。如果通脹仍然居高不下,可能還會加一次息和存款準備金率,主要還是爲了管理通脹預期。

點:會不會擔心緊縮有一點過度了?

孫:有一點。現在緊縮火候正好,貨幣政策從執行到見效,滯後期有九至十二個月,換句話說,中國應該在去年加存款準備金率或者加息,而不是在今年這個時候。通脹年中基本見頂,下半年料明顯回落。加上樓市降溫的風險,現在貨幣政策應該謹慎,如果進一步加大緊縮力度,下半年經濟增長下滑會較大。一季度的GDP比去年四季度略有回落,不存在所謂的經濟過熱,這和07、08年很不一樣,而且通脹問題主要是食品,非食品的通脹率只有2.7%,調控應該更有針對性。

點:上周國務院會議提出“防通脹是最緊迫、最首要的任務”,而且人行也有官員也有寫文章說不排除使用利率手段,您怎麼看政府的表態?

孫:主要還是爲了管理通脹預期。因為通脹創高值的情況下,老百姓會很擔心,政府需要釋放堅定的反通脹信號來管理通脹預期。會議同樣也提到貨幣效應的滯後效應,要防止貨幣政策的疊加、關注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等。在3月份也提到滯漲的問題,我認為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還主要以防通脹的調子為主。

點:居民的消費意願和信心在回落,再加上樓市被限制,通脹高企,您怎麼看消費前景?

孫:同投資、外貿、出口不一樣,消費一直表現穩定,無需擔心。但今年增長應比去年略有回落,因為收入增長會放緩。今年預計經濟增長9.6%,去年是10.3%,收入增長也會相應放緩,但程度溫和。消費是相對穩定的。

點:一季度出現了七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也有觀點認為出現逆差是好事,說明經濟轉型的新週期開始了,您認同嗎?

孫:部份同意,出現逆差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需求增強導致進口增強,這不是一件壞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進口增長過快是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太快,買同樣的東西我們需要付更多的錢,這個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肯定不是一個好現象。這兩點加起來應該是喜憂參半。

點:人民幣最近不斷地創下新高,未來走勢如何?

孫:人民幣每年的升值幅度是3-5%,未來三到五年基本上都是這樣,今年料升4%,不會過5%。出口較強、收入增長也很快,如果再升值再快的話,很可能在五年以內,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會失去競爭力。

新城財經台多媒體頻道《點金大中華》
播出時間:逢港股交易日下午四點三十分
主持:高亞雯 張晉 文炳森 陶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