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自燃事件:爽并懊丧着!
牧马人是笔者所能欣赏的为数聊聊的几款美国车之一,喜欢“二战”军史的男人们总留有许多对战争器物的兴趣,美式吉普在大量的历史照片和视频资料中出现,甚至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在西苑机场检阅官兵所乘坐的检阅车就是一辆正宗的美式吉普,脱胎于军用吉普的牧马人吉普车自然讨得许多喜欢硬朗、刚劲、孔武等意味的车主的青睐。买牧马人的车主肯定是冲着喜欢才去买的。没有人会想到以后可能会遇到因“自燃”而引发的“火葬”结果。
汽车自燃事故对于汽车产品来说是层出不穷的现象,各个汽车品牌旗下的产品基本无一幸免,处理索赔的各大保险公司的数据库里最有数。汽车自身带有电能,有燃油和机油储存和运行中部件的高温状态,只要外部条件成熟,几个东西凑在一起就可完成一场自动“火葬”仪式,不用劳驾人为“手动”点燃。牧马人因多起自燃事故发生,最终引发国家质检总局亮出的“停牌”,自然会成为一桩社会新闻。若有几起自燃可以熟视无睹,毕竟每年车辆自燃案例多了去了,都去关注,正经事就别干了。由于媒体隔三差五对牧马人的自燃报道乐此不疲,倒要关注一下了。
按照报道口径,这三、四年里有统计的牧马人“自燃”数量有18起,占同期进口量不到千分之三。自燃数量不只几辆,质检总局在没查明问题或给出最终结论前暂停同一型号的牧马人进口许可也是例行公事,再正常不过了。遇到这种事情,质检总局亮出“停牌”不等于说牧马人必定有“原罪”或被“定罪”,就象传染病的“疑似”对象先被圈起来暂行隔离。现阶段牧马人只是有质量问题的“嫌疑”而已。真有问题了,就应由厂家自动召回,或者由质检总局发布强制召回令。这是围观的看客们理解这类事的正常判别逻辑。现在以上两者都按兵不动,说明为自燃事故定性的鉴定工作并非轻而易举,且扯着呢,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看着热闹,更多吸引看客围观而已。
分析这些报道,其中不乏采访过各色的律师,不少律师又是事故车主的代理人,当然车主有利益诉求时几及时聘请专业律师是很有现代法制意识的。所有有关牧马人的报道似乎都有一个“漏洞”,就是都没说明清楚自燃的牧马人所发生事故的地点描写,是放在居民楼下停车状态自燃?行驶在大马路上无故自燃?还是在沙地等特殊环境中越野玩耍时自燃?这个对车辆自燃起着极其重要的使用工况因素被“浮云”了一把,似乎就显得有些蹊跷。既然针对车辆故障的报道就该把基本的情况摆明。
如果是因牧马人变速箱的温控保护系统的整体设计缺陷,为何在几年来累计进口数量中的99.7%的车辆不全都“赴汤蹈火”自燃献身?如果是变速箱里的油温报警器的设计缺陷,99.7%的牧马人车辆“幸免于难”的原因可能就是车主使用的状况没可能把变速箱内的润滑油温度搞到滚烫的135°C,即所谓的“正常使用”下的状况。那么什么是“非正常使用”下的状况?浸泡在水里算是一种,但牧马人绝对不是“两栖”车辆,没人会把车开到水里洗澡玩,也不会开到沼泽地里玩,就是不陷入泥沼不能自拔,全车粘挂泥浆里外清洗绝对麻烦超大;剩下的在令人向往的“Off road”环境中可玩耍又不脏车的换进基本只有在沙丘和沙土地里了,在这种环境中驾驶玩乐,车主往往会采用低车速、高转速、大扭矩来获得通过性能,即所谓迎接地面的极限挑战,也许越野玩耍的乐趣就在于此。 “乐极生悲”的代价往往发生在这种使用工况下。
虽有18辆牧马人的自燃,但未闻任何一位司机和乘客因自燃被烧掉一根毫毛,说明变速箱里的机油因高压渗漏而被引着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象汽油等燃料因渗漏而被快速引燃爆炸。人逃离开始自燃的车辆是没问题的,但要挽救自燃的车辆是困难的。这种故障虽不见的造成对人身安全上的威胁,但对灭失车主个人财产(车辆及其上的物品)的威胁是存在的。另外,一旦自燃造成全车的不可修复的损失,这对车主的财产损失压力是较大的,因为财产保险公司在理赔时首先要明确事故车辆是在什么工况下行驶的,凡是在“非公路”和非保险公司承受的状况下行驶,就不属于保险公司理赔的范围之内,可以料想这18辆自燃车辆的车主都会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的,车主们绝对不会潇洒到准备好另一份银两再买一辆同型号的新车,肯定要死咬着厂家不放,力争获配一辆新车,避免自己100%的损失。厂家也不是赔不起或“奉送”这18辆新车,这只不过占到批次保有量的0.3%而已,最怕更多的车主从此无所顾忌地在“Off road”环境中欢天喜地尽情玩耍,使得自燃几率不断上升,将不会再在0.3%上浮动。总之,自燃的车主不甘自行承担100%的损失,而厂家不敢放任车主在“Off road”的广阔天地中肆意驰骋。这是一个双方很纠结的事情,似乎很难达成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质检总局的“停牌”势必让厂家不断流失宝贵的订单,但不见得给了自燃车辆车主们的一份获赔的“保单”。
作为牧马人的用户也许早就听说江湖上有关牧马人的“传说”,易把牧马人当做有着大力神般的全路面越野能力,其实人造的机电产品都有功能上限的,纵然牧马人有相当的越野能力,其在极限状况下的越野“耐久力”究竟有多大和多久?这在产品使用手册与说明书里是看不到了。作为厂家在得知一批越野车“狂徒”有与沙地叫板的偏执爱好,并产生了若干起“乐极生悲”的“大篝火”后果,应该及时高举“警示牌”或“免战牌”,详细告诫其他乐此不疲的车主必要在极限状况下“逞能”,虽然对牧马人的品牌光晕可能打点小折扣,减少车辆自燃几率总是上策。这对厂家也是很纠结的两难选择,牧马人的卖点就在“传说”中地面上的“无所不能”,厂家若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车主“有所不能”的话,可能就会流失一些用户转向其他“无所不能”的品牌。那么能否埋设一种传感装置,在变速箱油温上升到临界点时发出烦人的警报声,并强制性自动让车停驶“稍息”和降温一下,在Off road时停车并不妨碍其他车的形式,这与公路上行驶途中熄火突停事故不同。办法总能想得出来了。中国玩车者与美国玩车者的玩法习惯定有不同之处,既然牧马人不远万里“嫁”到中国,总得设法讨得中国“车郎”宠爱,同时也得留一手防“车郎”恣意妄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