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艰难的泥沼中继续滑行。目前欧洲当局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逆转这种让人担忧的局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欧盟放弃“不纡困”的原则,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欧盟的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不仅出现了经济权利上的不对等,更出现了欧盟区成员国之间选民对纡困意见的很大分歧。经济权利上的不对等更多的体现在欧盟的核心国家如德国、法国等国虽然具有经济上的发言权,但却没有享受这种经济权利,而是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当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注资纡困时,就相当于是向外围国家发行了一张面值超巨大的货币,虽然这张货币的发行是建立在核心国家减少自身国家福利的基础上,但也变相打破了由欧盟央行统一发行货币的权利。核心国家这种变相的发钞虽然变相地帮助了需要紧急纡困的外围国家,但无法改变自身的财政权与货币权分离的困境。除非核心国家向外围国家注资之后,然后自己可以开动印钞机器加印同等额度的纡困资金填补财政窟窿,但这种做法被欧盟的“经济宪法”严厉禁止。若核心国家可以自己开动印钞机器印刷钞票,就违背了当初欧盟统一货币发行权的初衷,还会撕裂欧盟原本就很脆弱的统一联盟,这对欧盟目前的危机岂不火上浇油?核心国家承担责任,外围国家享受便利,这加剧了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选民的分歧。
问题就出在这里,一方面核心国家是有心帮助联盟内的难兄难弟,另一方面又无法解决自身的困境,即财政权与货币权的分离。核心国家也好,外围国家也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在债务链条上大力延伸,大作文章。外围国家不仅可以向核心国家求助,也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当然他们更希望得到新兴国家的帮助,特别是希望手握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出手相救。如果遭遇主权债务危机的外围国家没有其他国家或者组织相救,那它唯一的命运就是坐等国家破产。当然核心国家不会不出手相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会坐壁上观,但问题是这种“授人以鱼”的纡困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就直接导致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比较严重的“金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就像一位重症病人需要不断注射吗啡镇痛剂一样,出现间歇性痉挛,严重影响了欧盟的信心。
“金猪五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欧盟进一步加快统一的步伐,但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赋予了核心国家发行货币的权利。正如我在上面所指出的那样,那些核心国家可以向外围国家变相发行货币。这就使得欧盟的统一货币权出现了很奇怪的路径:核心国家货币发行的外循环。即货币只在欧盟区外围国家循环,核心国家自己并没有享受货币的循环,除非欧盟央行为核心国家增印货币,他们才能享受货币在自己国家内的循环。核心国家面临这样的困境,迫使政府不得不在公共财政上做文章,要不压缩本国公民的社会福利以减少对外纡困之后的财政压力;要不吸收更多的私人债务,进而转化成公共财政上的更多债务。单就压缩本国公民的社会福利以减少公共财政上的负担这点而言,在西方民主国家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些选民以及反对派是不可能轻易答应执政政府这种要求,除非出现像2008年那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才有可能说服大部分选民以及反对派与执政党同舟共济渡难关,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几十年一遇或者百年一遇的事情。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断从私人部门那里转移更多的资金流向公共部分,夯实公共财政资金,进而也增加了公共债务,也就出现了“公共部门庞氏骗局”。
这种“公共部门庞氏骗局”并不是欧盟成员国之间有意制造的,而是“财政权与货币权分离”以及欧盟不允许主权国家发行债券而无意创造的。但它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毕竟这种公共财政困境只要消除“财政权与货币权分离”以及允许主权国家发行债券就可以去除目前欧盟面临的公共财政困境,但这样做的代价比维持“公共部门庞氏骗局”更大。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欧洲联盟就这样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这不仅对欧盟的统一进程带来巨大的打击,也会带来全球经济的动荡,搞不好还会出现比2008年更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且欧盟区“驾崩”的后果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也是没有人可以预料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但如果不解决目前欧盟出现的“公共部门庞氏骗局”的问题,将会继续拖累欧盟的经济发展,还会削弱欧盟区成员国之间的信任,而且也会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信心,最重要的是还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欧盟领导人应该承认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性,进行债务重组也许是解决目前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接力的“公共部门庞氏骗局”的一个有效办法。但以我个人之见,还可以引入那些没有正式加入欧盟区的欧洲国家进来,赋予这些非正式国家发行自己国家货币的权利,同时还可以让其享受部分与欧盟成员国一样的权利,但也要为这些债务很高的外围国承担一定的纡困责任,这就减少了核心国家的财政负担,激活了非正式国家的发展潜力,也部分地解决了财政权与货币权分离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