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准低成本,将常态,息差仍将在1%之上


  今天晚些时候,央行宣布自5月18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21%,作为商业银行创造贷款的基础,提准无疑削弱了银行贷款能力,在我看来其实本意并在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冲销同期释放的流动性,以使各个时期市场中的流动性相对稳定,而不是太过量,以使物价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其实提准对于央行来说是成本较低的一种方式,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就要高一些,当然短期央票成本要低,但是冲销跨度很小,而长期比如三年期央票虽然可以把流动性短期圈起来,但成本较高。

  所以央行不得不把压力转移給商业银行一些,即通过成本较低的提准来保持市场合理的流动性水平,虽然现在准备金率已经非常高,仍然可以预见提准在后期仍将成常态,因为货币发行的那套机制没有变,只要外汇占款较多,央行就必须发行货币去结汇,从而增加市场中的流动性,所以现在央行的考虑就是面对各种压力,综合利用那种手段治理,以免政策使用过于集中而产生灾难性的影响,这样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些,公开市场操作择机动一下,汇率,利率同期也在调整,当然对于当下的汇兑体制,我想决策层还是希望通过稳住出口,同时多增加进口或者对外投资来保持国际贸易平衡,甚至保持顺差,我感觉到国家暂时还很不适应逆差,我们保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每年保持几百亿,上千亿的逆差又有什么?

  而对于利率,我以前就说过,这些年,利率只是手段,工具,所以负利率的现状不会改变,而且在物价高位时,物价和利率差保持1%以上不足为奇,当下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而同期CPI为5.3%-5.4%,显然两者的差距已经超2%,而今天是周四,央行就宣布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往常都是周五晚上或是节日,我想一方面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政策理应对数据有所反映,所以要调整政策不宜过晚,同时与下一次调整政策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差,而至于央行为何不加息,我想加息的空间比存款准备金率有限的多,可以说仅几年不会超过4%,而且高位时再度加息对经济方方面面的边际影响加大,而且由于全年预定4%的通胀目标,而同时两者一般会有1%的差距,如果全年CPI稳定在4%左右,利率基本就处于当下的这个水平,而如果CPI升高至4.5-4.6%则还会加息一次,预计下半年物价虽不会明显回落,但是连续紧缩政策会使物价稳定在4.5%左右水平,这样在物价再处于高位时,央行会择机再加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