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无止:央行例行公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政策短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5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解读为4月份CPI依旧高企和外贸顺差创单月历史新高,我觉得这是一个矛盾的提法,如果是为了4月份数据,那么央行政策出台的及时性以及打击的精准性也太差了。

    关于4月份的CPI,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是一个稍微注意看报纸和电视的人,就应该注意到在整个4月份,到处是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报道,到处是菜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报道,牛奶没人喝了,白菜没人吃了,火腿肠没人买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CPI依然如此之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要么,前面的是假的,要么这次是假的,理由只有一个,小油菜从三块多跌到了三毛多,CPI居然没有反应出来。

    当然,我们国家的国情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统计局数据真假的问题与央行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央行每月“月经”般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有点太例行公事了?尤其在目前,美欧都在担忧经济“二次探底”,欧债危机警报还远远没有接触,大贸易伙伴日本刚刚经历了大地震,我们的政策是不是应该综合的考虑一下国际形势,而不是闭门造车,想当然的机械执行。

    目前的货币政策不仅机械,而且已经有些过头了,我们看到,虽然房价有了一定的遏制,但是中小企业资金枯竭经营举步维艰,证券市场一蹶不振,新股上一个破一个,已经丧失了应有的融资功能。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防范的,可能不是通货膨胀而是紧缩了。

    好的政策来自哪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灵机一动,也不是听几个唯西方屁味是瞻的所谓经济学家的苍白的脑壳,而是深入实际,深入调研,只有从源头下手,制定出来的政策才不会短视,更不用一月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