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第三次选择的核心仍然是革命


  就共产党内部而言,总的来说可划分为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两个阵营。他们是矛盾的统一体。管理层要强调的是如何提高执政水平。这需要站在执政党的角度来看问题。被管理层强调的是如何监督管理层提高执政水平,是不是要站在革命党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老是强调“革命精神”等优良传统不能丢,就是说管理层若是不提高执政水平,被管理层就可合法“造反”。这就是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用邓小平的话来说,“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但,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与1949年的革命不一样,不是要推翻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只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什么叫“有中国特色”?是不是无法解释的都可以归纳为“中国特色”呢? 最近我发现中国特色可以完全理解为对过去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回顾历史,近30多年,中国经历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性选择;第二次,是苏东剧变,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历史性选择。这两次,不是领导人个人的选择,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了的历史选择。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选择。(李君如,2009)而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第三次选择:是不是和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不是和怎样支持庶民创业?是不是和怎样把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的选择。这次选择最大的特点仍然是不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通过根本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现在要做的是主动地向和谐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推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就是旗帜,就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就是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就是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长期目标,考虑到可能出现各种风险,且不因为各种短期的权衡和考量而损害长期的机制建设,将非常重要。制度设计往往围绕现实矛盾展开,但现实矛盾通常是短期利益的反映。改革必须立足长远,必然对短期利益作出一些权衡妥协,但妥协的结果最终应该逐步收敛,向长期均衡点逼近。”所以说,它又是一场新形势下的革命。这场革命,既是对过去建立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变革。许多问题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交织复杂。但不能忘了本。现在有些人,一讲党的优良传统,一讲社会主义,就说左了。不要在乎那些闲言碎语,该干的事就要干,该坚持的就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