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挂牌应当算是三网融合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好象是中国首次把电子化的信息与其介质分开管理的举措。在此以前,媒介和媒体的管理几乎都是统一的。然而,这也正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重要差别之所在。
据公示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指导有关部门督促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做好域名注册、互联网地址(IP地址)分配、网站登记备案、接入等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地互联网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不另设新的机构,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加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搜了一下我的博客,在2007年底我曾提过关于ICP证作为内容运营的执照不该由纯技术背景的通信部门管理颁发的问题,这个问题算是有解了。虽然目前来看具体的工作仍然落实在各地的通管局,但是最高权力机构已由工信部转移到了信息办。
三网融合的第二个里程碑或许应该是大文化的整合。各地方上已经都纷纷成立文广新局了,中央层面应该也不能拖的太久远吧?
多个部门管理职权的交叉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谁都可以管,谁都不负责,最后就成了“三不管地带”。中国的政权结构不适合成立类似美国的FCC,大文化的整合看起来更符合中国国情。
从上述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内容看:“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似乎已明确了文化、广电和版署三部委在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事务也将整合归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统管。
如此路线推论,或许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盛世的将经历一个从整体(台网一家)、到离散(台网分离)、再重新组合(台整合渠道,且渠道包含不仅限于有线网,还可能存在虚拟渠道)的一个重生过程。其结果可能是中国的传媒版图由四大集团主导中央电视台+直播星、人民电视台+北京台、新华电视+文广、南方传媒+中国移动(参股)+凤凰,类似湖南卫视、华诚电影、中广传播等传媒新秀可能会成为独立的专业媒体/媒介运营商。至于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的国网公司,其本体之后可能更偏向于成为管道商的角色,当然,在资本层面,他们也将会与媒体集团以及一些稍小的专业媒体运营商有一定程度的参股。
三网融合结局猜想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