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万套保障房要为新住房制度奠基


              3600万套保障房要为新住房制度奠基
                           文/马跃成
            
       铁牛驴印:2011年5月1日北京十渡
            
     这一轮的调控,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调控和被调控两方的较量依然还在紧绷状态。被调控按照以往几次调控的过程估计,一周年过去,就该松绑了,甚至到了刺激增长的时候了。
     但是,他们错了,这次的调控其实不是调控这点事了,其实是在重新构筑中国新的住房制度。这个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呢?特点是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住房以民生居住为本的制度,以打击和遏制炒房投资为特点。
     这个新制度的基本点就是逐步实现人人有房住,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穷人也有能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一点就是要彻底消除人们其他通过买卖房屋获取暴利的机会和冲动,不然该多少房子也没有用,都被储存不起来炒着涨价了。
     中央下决心在5年内建设3600万套,就是为新制度奠基。这些房子投放市场,一方面确实能解决不少人的住房需求,同时也对炒房行为形成压力。
     3600万套房按照每户3人计算就能解决一亿人的住房问题,中国十三亿人口,难道有几个亿的人没住房?不可能吗?即使有一亿人没有住房,那么这3600万套房房子投放下来,也就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问题。
     但是显然,没有人相信,3600万套房能解决中国的住房顽疾。那么问题在哪里?就是3600万套房的流向?这是最最重要的问题,解决好3600万套房的分配问题,甚至比建设3600万套房还重要。
     我们有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集资房等多次保障房建设的教训,其中相当多一部分没有分配到无房人手里,而是成了有房人的资产,这个情况害人呀。房子越盖越不够用,越多越不够分,越是望房兴叹,房价是越涨越高的。
     能不能保证3600万套房全部落入需要保障的人手里?能不能实现一家有一套房的基本条件?能不能让人们从持有多套房的欲望中走出来?
     中国目前房子始终供不应求的原因是,很多房子被闲置起来了,去年有种说法是闲置了4650万套。这个闲置问题有开发商捂盘惜售的原因,也有炒房人购房投资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拆迁太厉害了,很多地方,也可以说全国普遍这样,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拆呀!甚至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就没有了!
    所以,虽然新盖了很多房子,但是房屋增量未必增加多少。而目前又有“拆一套补多套的政策”,也是房屋始终供不应求的重要原因。
    炒房问题、开发商暴利问题、多占住房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房价上涨有密切关系,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房子作为投资的工具,就像股票一样,可能真正让人们摸不着、看不见,就成了资本游戏的道具。一直把房子炒到70年之后,重新再来一个循环。
    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但是,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是重要原因,看中国能不能实现稳定和谐,我觉得就是要看基尼系数能不能从0.5 附近,拉回到0.4上下。要实现这个目标,调控楼市的责任就更大了。不过如果有了这个目标,我们调控楼市的方向也就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