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论》
第二篇 古代天文学的兴起
一、美索不达米亚宇宙的探索
由于远古时期人类缺乏宇宙方面的先进的观测手段和系统的知识,不可能达到象现代人一样的认知水平,所以,那时对宇宙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宇宙神话阶段,并且对宇宙和天文的认知参杂着很多神灵以及宗教色彩,通常以神话和灵魂标示天体。它们认为这些天体 (和它们的运动)导致的现象包括雨、干旱、季节和潮汐。一般还相信第一位的专业天文学家是祭司 (例如僧侣),他们了解的天空是神圣的,因此古老的天文学和现在所谓的占星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宇宙论,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on)是《地球编年史》作家,在第五部《当时间开始》中他是这样讲述令人震惊的故事:在法老和那些金字塔文献很久之前,一个古代文明——人类已知的最早的一个——拥有一套先进宇宙进化论。6000年以前,在古代苏美尔,人们已经知道了20世纪90年代天文学家们将发现的事物;不仅仅有着我们太阳系的真实构成(包括最远的行星)和属性,同时还提到,宇宙中有着其他的太阳系,它们的恒星(“太阳”)会坍缩和爆炸,它们的行星会被甩掉——而生命,通过此种方式会从一个星系被带到另一个星系。这是一个被记录了的、详细的宇宙论。①
苏美尔人是最早观察与用图案、文字纪录天体运动的人,他们并没有象后人想象那样从事天文学方面的理论著说,而是采取了非常实用主义的态度搞清楚天体运动规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洞察宇宙各种变化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人们应当采取的行动。在许多世纪中苏美尔人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铭刻在那些古老的文字中,记忆在那些千万块泥板之中,这些资料后来被利用与发展科学的天文学。
经考古学者发现在沙马氏两个腕关节,戴着看上去像是表的物体,用金属扣卡住。所有学者都同意这些物件表示的是圆花饰——由中心放射出来的“花瓣”串。在古代神庙雕刻图案中最常见的也是这种花饰,学者们认为将这些花饰作为神庙符号是因为它们代表着生长或者某种已经风格化的天物形象——行星环绕的太阳。一个大的天神将自己的光束散发到十一个环绕着他的小一点天体上。这是指的太阳,由十一颗行星环绕。在德国柏林博物馆现存着考古学者挖掘的一枚古代近东的图章,上面雕刻着七个天体环绕着一个大的、发光的星星,它们依次由二十四个小球连接着。这些已经充分说明了苏美尔人已经能够观测到宇宙中恒星、行星以及它们的位置,描绘着太阳和十一个天体的这些图案表示着宇宙的星系。在苏美尔人留下来的典籍和图案之中,所记录下来的苏美尔人的诸神形象,都与天空中的星星有关,因为,苏美尔人并没有说他们的神来自遥远的外星系,众神居所就在我们的星系里。他们相信天上神灵的意志决定了天体的运动,每一个神代表着一颗恒星,每一颗恒星周围还环绕着多少不一的、大大小小的行星,我们非常震惊地看到苏美尔人绘制的星象图与现代星象图几乎相当一致,我们不禁试问难道在公元3000年前他们就已发明了现代观测设备和测绘仪器了吗?
在历法方面于苏美尔的阿卡德时代(公元前2350年~公元前2150年)苏美尔人发明和制定了太阴历,是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俗称阴历。“这种历法是按月亮的运转将一年不精确地分为若干个月;为了同太阳年保持一致,每隔一段时间置一闰月。”②具体地讲应当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年、月、日、小时和闰月的概念,利用月的圆缺,周而复始的规律明确了月的时间;利用地球自转规律明确了天的时间;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明确了年的时间。并将月确定为29或30天,将年确定为12个月,将日确定为12小时,将小时又分成60分。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通过每个月的天数就能计算出全年共354天。他们发现这样的计算使得年的时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于是他们又创立了闰月的办法,即每个几年加一个闰月的办法调整年的时间。最初是依靠经验置闰的,后来先后有8年3闰和27年10闰的规定。在亚述时期,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由于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努力,进而发明了“太阴历”,使得这样的计时方法流传给后人,经过改进一直沿用到4000多年后的今天,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具有了准确时间的概念和把握。
苏美尔人还观察到宇宙中的黄道(Ecliptic)。黄道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由地球上看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道,或者说在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年就能够对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运行规律有了比较准确的观测,并得知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瞬时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
参考文献
① [美]撒迦利亚·西琴著《地球编年史》第五部《当时间开始》重庆出版社 2010年7月 P 1
②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伯恩斯著《世界文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P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