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2年,10月
我刚刚戒烟
踏上香港的线路车
盯着车窗上细小的文字看
它们是抽烟罚款的警示语
受着煎熬的大陆客
没有谁敢去挑战香港的法规
二
轩尼诗道上的巴士和的士
同其它地方一样川流不息
只是那司机
看上去很别扭
扎眼的原来是座位
在大陆,该坐左
在香港,却坐右
想一想,很正常呀
车前端的两边
一边是社会主义
一边是资本主义
三
在维多利亚港
吹在脸上的风,有些冷
港口的名字和韵味
都是英伦帝国的成色
这里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转过头,看见了黄金做的紫荆花
才发现这里
也叫中国
四
住在九龙悦来酒店
白天,待在房间很无聊
打开电视,看免费的新闻
不敢乱动遥控器
触动了收费节目
会有些麻烦
那就睡觉吧
想一想
心里不舒坦
花那么多钱
跑到香港来睡觉
五
那时,新启德国际机场刚建好
飞往五大洲的航线都开通
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
想了很久才想起他名字
分道扬镳时叫一声
居然听到一声应答
问他到哪里
说是去伦敦,来不及
要赶飞机
挥挥手,省略了许多语言
至今,没弄清他去英国干啥了
作者说:
诗歌本来是有很多种类的,它的丰富性给人不同的感受。
有一种诗歌讲究机趣,虽然是简洁的文字,却能给人心动之感。机趣有浓有淡,即使淡淡的机趣,也能带给人少许愉悦,因此,它们的价值还是存在的。
这首诗写作时间为2011年5月24日,没有投稿过,只是闲下来时自己品味一下,同时,也作为一种记忆保存。
那个时候,内地的环境没有现在好,公交车也还是比较落后的那种,公共场所一般难见禁烟标志,即使有,也大都没有当回事,基本没人去遵守。所以,对香港公共场所的禁烟还是很有感触的。
香港以及西方的司机位置与内地不同,是因为交通规则的不同,内地车辆靠右侧行驶,香港以及西方刚好与我们相反。所谓“一边是社会主义,一边是资本主义”,一种联想而已。
至于在香港的“中国”归属感等,亦不是常态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