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市场经济新阶段的“营消”学说Ⅱ


用户——U2U:打造2.0版本的商业模式
专访:《经济学家周报》主编、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管益忻
记者:张丽君
 
 
营消――从E2EU2U
依据从“企业到企业”到“从客户到客户”的根本转变;管教授提出“打造2.0版本的为人民服务”——商业模式的革命。即:企业要为用户即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盈利应该作为其副产品。现在的市场竞争是企业对企业的竞争,因此才会出现恶性竞争、市场混乱的局面。真正科学的竞争应该是企业与用户的竞争,努力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不断创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者的需求赛跑、竞争,才是良性的市场竞争。什么是创新?创新乃为用户打造一个他(她)认同的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
他指出:以往建立在以波特为代表的传统管理学、经济学平台上的商业模式,最根本特点在于以赢利为核心目标,这是一种“物本模式”。而今天,全球危机的最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过渡到以“赢人”即以服务于用户,进而获得用户之心为目标,即“(真正的)人本模式。如果说,前者为1.0版本之商业模式,那么后者则为2.0版本商业模式。显然,打造新型商业模式之关键在价值模式的全新革命:U2U
一、挑战波特
无视消费,无视消费者实则已成为一种传统。管先生说,曾为老师的波特理论最大的诟病在于:用户盲区。如果说,传统模式为E2E,即企业到企业;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U2U,即从用户到用户。
他深刻地指出,现时的中国是“消费者危机时代”,“被消费”——被掠夺时代,绑架用户,忽悠用户,操纵用户,欺蒙用户等等成了普遍现象。
1、不把用户当作第一市场主体。“客户资源”说可以休矣。
2、不把用户生活方式之提升之欲望当作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3、不把用户生活方式创新作为划分市场、区割的第一根据和标准。
4、不懂得消费后、不遵循消费价值认定。商品价值不容假定。产品一生产出来就认为有价值的悖论必须彻底抛弃。全球一切优秀企业实践一再证明其非理性。
5、不懂得用户同供应商等的区别,把用户、供应商等同起来。
6、不懂得价值链已圈环化。二个对接和上下游对接;企(业)客(户)对接。
7、不懂得谁是主流学派?从科特勒到德鲁克。
走出波特陷阱。是时候了!
一、挑战波特。
无视消费,无视消费者。波特理论最大的诟病在于:用户盲区。如果说,传统模式为E2E,即企业到企业;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U2U,即从用户到用户。
现在中国是“消费者危机时代”,“被消费”——被掠夺时代,绑架用户,忽悠用户,操纵用户,欺蒙用户等等成了普遍现象。

消费者剩余西方早就提出来了。在海尔我觉得从89年我们第一次见面,这么多年了,从89年到现在21年了,我感觉你和海尔这些年来琢磨过来琢磨过去——一条主线——就是给消费者怎么能提供最大的利益的问题。这一块特别重要,现在你等于每个环节都来想办法给消费者一块好处,最通俗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1、不把用户当作第一市场主体。“客户资源”说可以休矣。

也许作为你个人作为企业来讲,你不一定这么想,而作为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人这方面可能想的多一些,就是一定要把消费者当作市场第一主体,

2、不把用户生活方式之提升之欲望当作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一定得给消费者剩余价值这一块,就是剩余价值的竞争——被用户逼出来的企业之创新——由此形成的剩余价值第一,

3、不把用户生活方式创新作为划分市场、区割的第一根据和标准。

以及市场上不同企业间为给用户剩余价值多寡、优劣而展开的竞争等等,这是以波特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乃至经济学并没有解决得了的历史性课题。

4、不懂得消费后价值认定。商品价值不容假定。产品一生产出来就认为有价值的悖论必须打破。全球一切优秀企业实践一再证明其非理性。

它不是五个敌人吗?这是最大的错误,说产品一生产出来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说卖出去了消费者该穿的穿上了,该用的用上了,该喝的喝上了,可能是原则性的错误。但是现在一般的理论都是这么讲,我觉得张总你这主持的海尔实践早就突破了。

5、不懂得用户供应商等的区别把用户供应商等等。

来之前我也跟几个人电话扯了扯,总的我们一个想法就是:像一个问题就是:觉得迈克尔·波特这些理论,我们觉得它脱离实际。中国的管理学家就不要讲了,我这里跟天则这些人也讨论过,其实我也是天则的,都讨论过多少遍了,×××、什么×××呢?还有老的就是茅先生茅于轼、张曙光。他们一般也是搞宏观的多,企业的少。迈克尔·波特的理论我们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把客户跟供应商、替代商等都混为一谈了,

6、不懂得价值链已圈环化。二个对接上下游对接;企客对接。
不懂得以客户价值主张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嬗变。华尔街从利己到利他:华尔街向何处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杰弗逊说的那一个华尔街是一条人类本性的大阴沟。我觉得“人单合一”,首要一点是涉及到利己还是利他的问题。我以为“人单合一”——是利他的。今天,人们利用资本主义,利用人的自私心理,创造了很大的一笔财富,但同时在利用了人们利己心理中出现了很大问题,这个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应该搞这个超资本主义。

领航企业成功的原因何在?一切从用户(市场)需求出发,华为“铁三角”。

这就要强调人类本性利他这一面。我感觉你张首席,海尔这些年来基本上是按照利他这个路线走下来的,所以海尔成功了。这是我的总的感觉,当然具体东西很多。什么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什么市场链,后来是SBU,特别是自主经营体。这个自主经营体反映了一般规律,具有普世价值,我将它跟华为那个铁三角作对比研究。当然我觉得任总那个也是不错的。他在北非不是打了个胜仗嘛!

7、不懂得谁是主流学派?从科特勒到德鲁克。

从89年开始就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现在已经是越走越远了,越来越说明他那个理论是不对的,脱离实际的,尽管他们也有好多的修补,后来你同沃逊那个谈话里已经有很多修补,特别是科特勒很多东西超越他,当然像德鲁克这样的人在我看来是两条路这样的,不是一般的**,两条道路了。我觉得你这个说学派的话完全属于理鲁克这一派,当然又是实践的,还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可能这是一个最重大的问题。

走出波特陷阱。
应该终结了:
                                                                                         企业研究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