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期间总有些挥之不去的困扰形成老大难问题——甚至有时成为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虽尽了很大努力,但始终不能有效解决或者解决的效果不好。这时,不妨问一问自己,这是我应该面对的问题吗?
在WBSA理论中,“课题”要素的功能是提出策划问题。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一半,“名正则言顺”,“课题”要素概念是对客观问题的主观反映,立题差之毫厘,策划将谬以千里。
“课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常常面对从众心理或惯性思维牵引而来的一个错误的问题。问题本身立错了,所有的努力都将变得没有意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是这种典型的表述。
之所以面对错误的难题,常常是曾经成功的老经验在作祟,或者换句话说——是变革的时代让我们的老经验开始作废了!因此经常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惰性,创新思维的跳跃与转换被迟滞了许多。因此可以换个问题,用更高级的问题去覆盖原有问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遇到争论不下的问题,能否换个话题?遇到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否抛开当前的问题,再向问题的实质深入一步,探索潜在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遇到非付出较大代价不能解决的问题,自问解决问题是否值得,是否可以去解决更有价值的问题?是否存在迂回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当然,这不等于我们回避困难,而是通过转换角度、置换问题去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减少在树立问题环节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