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不要纸上谈兵


    经济学人许小年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保障房大跃进,土地、资金在哪里?物业管理谁负责?道路、商业、学校、医疗等生活配套服务谁提供?分配方法是什么?这些事都不研究落实,逼着下面弄虚作假。就像50年代年大跃进,亩产万斤,把农民的口粮、种子都交上去,饿死多少人?别再瞎折腾了。

    中央出台“国八条”后,全国各地“限购令”遍地开花,全国真正迎来了限购时代。如此强劲的宏观调控能不能让高企的房价理性回归?今年两会中,有关房地产的话题除了围绕“限购令”之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保障房”。“保障房”能不能让中低收入人群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理论上是可以的。

    商品房高到了天上,普通百姓天天抱怨,于是开发商包括一些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也苦口婆心的劝老百姓,买不起商品房是正常的。开发商没有责任照顾到所有人,他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因而买不起房不是他们的责任。人家又说了而且也给你指了条明路,那就是国家的保障房。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是家。

    多少人听了这句话开始转变观念,畸高的房价令众多中低收入家庭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们将保障房作为住房的救命稻草,可惜一些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似乎并不感冒。至于原因相信你懂的。

    可喜的是“十二五”规划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的安居工程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可以说,中央公布的保障房建设规划空前给力,如果一旦落地,不但能够对高烧不退的房价有所冷却,而且会解决更多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

    然而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有着不少的担忧,因为这个建设目标比去年的580万套的建设任务提高了近72%。如果再联想过去一些地方建设保障房的积极程度及成果就不得不叫人有所顾虑。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月21日开始,住建部陆续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分配任务。目前,住建部已经向地方政府下达“死命令”,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标任务,必须在2011年10月31日前全部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任务量提高了72%,可积极性能提高多少呢?这只能说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央政府的决心我们是看到了,各地方的计划表似乎也列出来了。

    广州将保障房建设作为今年广州的头等大事,到今年年底,广州将建八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面解决77177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河北将在用地指标上严令控制,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并预留一定的土地使用指标,根据保障房建设情况,直接点供到项目。青岛政府日前明确提出,凡是规划为住宅的房地产项目,必须配建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

    此处略去N个城市……

    千呼万唤始出来,最近全国各地有关保障房建设的声音多了起来。在我们看来,这着实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建设,渗透着中央对百姓民生问题的牵挂,同时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道德和良心,检验着政府部门的担当和责任,更温暖着普通民众的心。

    政府部门的责任,国家惠民的具体工程都在这张军令状上实现了统一。希望社会责任不能仅仅靠一纸军令状来维系,而要从实际出发,各地政府也应该将积极投入到这场“保障房”建设的战斗中来视为军令如山的恪守,不要把自己当成只是出来打酱油的。

    居者有其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将责任落实到保障房的建设上,国家不仅从土地的储备,到资金的筹措,最后到分配方案的完善,都投入了几乎全社会的力量。看着各地信誓旦旦的对未来工程建设的计划让我们心中欢喜,但是切莫纸上谈兵,而应该拿起真刀真枪,让百姓们看到真正的保障房建设成果,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新闻联播主播痛批热映电影  潘石屹追星全过程

85%家庭买不起房不是问题    戏说房价暴跌的23个后果

七成女性无房不嫁除非傍大款    你对2011房价下降有信心吗?

2010年十大找抽房的地产广告    中国的房地产与足球10大相似

找抽呢:盼房价下跌的人无耻    百姓永远买不起房的六大原因

不同职业的人买房各需多少年    购房者既可怜又可恨你别不信

80后抵制高房价10大行为艺术    刘晓庆面对房价飙升忏悔炒房

房价继续涨10年后我们都住哪    山西煤老板们买房的10大特点

 看90后小孩表演的评剧什么样    10个绝对常用字念对1个算你狠

买房应学计划生育一户一房制    购房者遭强奸为何仍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