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钢铁业前景良好
经合组织(OECD)日前披露的OECD钢铁委员会会议文件预计,未来两年全球钢铁产业前景良好,钢铁需求年均增长率都在6%左右。对此,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中国的钢铁行业可能在今明两年迎来一个转折期。
钢铁行业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包括进一步上升的钢铁原料价格,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以及高油价增长压力。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主席根津利三郎认为,世界钢铁行业正在复苏,且复苏速度比金融危机发生时的预期要更快。去年全球钢铁行业出现强劲反弹,但今年整体反弹速度将放缓,这符合世界经济目前放缓增长的趋势。
对于钢铁生产的最大国中国来说,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可能在今明两年内迎来一个转折期。因为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钢铁工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从去年下半年生产开始放缓,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的钢铁需求增速均将保持在5%左右。
制造业将成为许多国家钢铁新需求的引擎,特别是在诸如汽车、机械行业和金属制品领域,但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速度仍较慢,那么直到明年下半年,全球钢铁需求才能达到危机前的峰值。建筑及房地产领域尽管是目前需求的主要部分,但仍是各项钢铁需求中最为疲软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甚至中国,因为房地产调控和环保压力已经给建筑需求降温。
至于判断短期钢铁走势,中国钢铁工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预测认为,4月份,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市场需求保持增长,钢材库存明显回落,钢材价格由降转升。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出口有所减少等因素影响,预计后期市场钢材价格将呈小幅波动运行态势。
节能减排是钢铁企业首要任务
实现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要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大力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干法除尘、煤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加强和完善废钢铁综合利用,鼓励发展短流程炼钢。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政策。要强化节能减排计量管理,提高能耗和排放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强化环境准入、执法监管、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环保监测、减排核查、清洁生产审核、能耗限额标准执行监察,推动重污染企业加快退出市场。
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
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促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的总体目标。要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统筹研究有利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进出口措施,相应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
四大集团联合重组铸造国际竞争力
渤海钢铁集团近日与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紧密型战略合作协议,为实现产业与金融结合、强化资本运营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渤海钢铁集团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而推出的实际举措,该集团冷静分析差距,细致查找不足,通过实施“4811”发展战略,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形成年产3000万吨钢规模,打造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钢铁企业集团。
据介绍,渤海钢铁集团作为由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联合重组的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自成立伊始,便把推进钢铁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企业产品转型、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时着力加大向下游产业链延伸的投入力度。目前,总投资130多亿元的延伸产业链项目已敲定,并在近期陆续开工建设,年内将完成投资38亿元。
在做强做精钢铁主业同时,渤海钢铁集团还积极发挥集团化资金运作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自成立之初,该集团获得中国建设银行(601939)天津分行等8家银行给予的1000亿元授信额度后,今年又与中国银行(601988)签订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首先为渤海钢铁集团及其4家子公司提供100亿元经营供应链金融授信。天津信托也将为渤钢提供贷款、股权融资、融资租赁、权益收购等相应方案。
据悉, “十二五”期间,渤海钢铁集团将通过联合重组、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以产品转型带动产业升级、促进节能减排,着力实施“4811”发展战略,即建设优质钢管、高档金属制品、精品板材和高强棒线“四大精品基地”,构筑高端人才、资源开发、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贸易、技术创新、金融资本、国际化、新产业发展“八大支撑平台”,建设一座现代冶金工业园,形成一个通过集中优良资产上市支撑集团发展的核心企业。
中国钢铁业迎来转折期 联合重组铸造国际竞争力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