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九大招商引资模式是什么?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吸引外资成效显著,已形成了大招商格局,令世人瞩目。
(一)俱乐部式招商。在对外招商网络的构建上,将仅关注直接投资者变为更多瞄准海外金融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性组织以及海外国家和地区政府派出机构等中介环节。发挥其招商“红娘”角色,建立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多元招商渠道;并注意遴选有信誉、有网络、有客户、有诚意的海外企业机构为重点招商合作对象,建立“招商俱乐部”,以深化合作关系.切实发挥招商渠道作用。通过“招商俱乐部”。为新区引介了数百批的海外客商。
(二)媒体式招商。在招商宣传方式上,将仅以我为主单向“灌输”变为与海外企业机构联合对外招商宣传。并根据海外国家的阅读习惯选编招商册,借用海外机构的发送渠道。起到积极的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按图索骥,前来新区进行投资洽谈的外商就上千余批次。
(三)“以外引外”式招商。将仅重视尚未投资浦东的海外企业变为关注已落户浦东外资企业的投资运作状况,注重发挥成功外资企业的“现身说法”效应,发挥“以外引外”效应,并促使已落户外资企业增资的“梅开二度”。
(四)代理式招商。由政府招商主管部门牵头。引介闻名海外的知名中介机构如中华侨网等与浦东开发小区、乡镇企业订立招商代理协议,形成了利益互动的合作机制,为新区企业海外招商设立直通渠道。
(五)代表式招商。由政府介绍涉外招商机构与新区乡镇合作,作为其招商代表,在整体招商计划制定、对外形象包装、外语人才、项目洽谈等方面发挥招商权威机构的优势,提高新区企业招商成功率。
(六)主题式招商。变大型化、综合性活动为目标明确、主题清晰、形式多样、中小型、富实效的项目洽谈、投资情况说明、政府咨询等主题式招商活动。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类招商活动中,增强针对性,以行业为主对外实行对口招商。以展览带招商,以贸易促招商。使贸易与招商紧密结合。增大招商成功概率。
(七)匹配式招商。改变以往直接推出地块、单纯以地招商,缺乏明确的合作项目产品和市场分析,使双方合作内容“虚化”、洽谈较难深入的方式。先行做好我方有关具体合作项目的备选,以生产性招商项目的推出吸引海外同类行业者,然后将洽谈成功项目落户于浦东招商地块,让产品招商联姻,以生产性项目带动土地招商。
(八)导向式招商。通过投资项目的有序导向,发展规划的积极协调,招商秩序的有效建立帮助各开发区和乡镇清晰功能定位,形成招商特色和产业个性,以避免因功能趋同而导致内部竞争,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九)配套式招商。充分发挥浦东外资大项目的配套需求对海外中小企业所产生的招徕效应,在其周围形成配套,吸引中小投资相继跟进,产生大中小项目配套相继落户浦东的“共生”现象。。( 励之泉整理 培训咨询 010-6276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