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助推“申遗”,也是“申益”


立法助推“申遗”,也是“申益”
2010年,天山山脉多处自然景观以“新疆天山”为申报名称,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按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申遗地必须有地方立法予以保护,近日,新疆3部地方性法规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助推“新疆天山”申遗。(见5月24日《天山网》)
新疆天山是一块历史人文的翡翠,是新疆文化之美和自然之美天人合一的一块钻石。延绵不断的天山早已成了新疆的象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优秀自然遗产的权威认可,对于加强自然景观资源保护,提升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以天山为载体的世界自然遗产。天山申遗对于新疆来说,不但可以提高知名度,打响旅游品牌,带动新疆的旅游经济和相关服务行业发展,而且对新疆当前的跨越式发展的长治久安的建设,对新疆的和谐和民生不无裨益。由此可知,申遗成功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难以估量的。今天新疆通过立法助推“新疆天山”申遗,不但可以通过申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西域之美,使西方人不仅仅看到天山的一山一水,更看到这山水之间厚重的西域文化底蕴——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和化石、冰川自然遗迹;传说三千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山花卉枣雪莲;各种各样漂亮的野生动物等一幅壮丽秀美的画卷史诗。尽管申遗尚在进行中,但我们相信,新疆天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价值,通过立法助推“新疆天山”申遗,一定会成功的,对此我们充满乐观。而且现在新疆正逢百年一遇大好时机,天山南北一片兴旺景象,新疆会像天山景点中“东岸靓女”一样重新呈现在世界面前,吸引着西方来新疆旅游、投资建设。因此也可以说“申遗”也是“申益”。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申遗带来的好处,其实申遗带给我们的是更大的责任,保护的责任更大。因为,如果申遗区保护不好,“世界遗产”被破坏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不仅给你挂黄牌,还会给你摘牌,取消你的资格,甚至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为了确保遗产提名地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使“新疆天山”这份世界遗产得到永续利用和传承,为加强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的需要,为“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立法助推“新疆天山”申遗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