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集团巨幅破发的思考


                                                              2011-4-30 《投资快报》

        本周四挂牌的四只新股中,有三只以破发开盘。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庞大集团。庞大集团开盘的破发幅度达到20%,刷新了A股上市首日的开盘破发纪录,其中签者直接“享受”了两个跌停板的待遇。收盘报跌23.16%,亦创造了新股首日破发纪录。周五,庞大集团虽然盘中出现冲高走势,但仍以下跌报收。

        其实,作为新股的庞大集团,其创造的纪录远不止如此。公告显示,庞大集团首发网上中签率达到了惊人的21.57%,网下配售比例更是高达57.97%。去年初,当华泰证券14.43%的网上中签率公布时,曾引发了市场的惊呼。但与庞大集团相比,华泰证券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华泰证券因为高中签率而不被市场所看好,挂牌之后除了最初的几个交易日略有表现之外,便开始踏上一条不归路。截至目前,其最大破发幅度达到38%。而庞大集团因为中签率更高,更是不被看好。尽管庞大集团的巨幅破发亦有当天市场走弱因素的影响,但无论是从其成长性来说,还是本身所隐含的题材方面,都没有足以吸引市场的亮点,再加上45元的高价发行,某种意义上,庞大集团的破发早已“被注定”。网上中签者与网下获配机构,不仅没有分食到新股红利,反而纷纷“中彩”。

        今年以来,新股再现破发潮。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今年挂牌上市的114只新股当中,上市首日破发的就达到43只,占比为37.72%,这一比例显然并不低。新股发行制度历经近年的深化改革,虽然说市场化发行背景下的破发应为常态,但如此高的首日破发比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常态”来诠释的。

        表面上,庞大集团仅仅只是众多破发新股中的一分子。而作为新股,庞大集团的破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问题则在于,庞大集团在再次演绎了新股“三高”发行的同时,同样演绎了网上中签率高、网下机构获配比例高、开盘破发幅度高以及挂牌当天破发幅度高的“四高”现象。

        如果说在2009年启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新股挂牌首日频现“新股不败”神话的话,那么,改革之后,我们见识更多的则是新股频频破发的“神话”。这也表明,在市场化发行之后,新股发行价格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毫无疑问,“新股不败”现象是不正常的,但高比例的破发特别是首日破发现象,同样表现出不正常的一面。

        说到底,问题出在对于新股估值与定位上。此前的行政审核定价虽然导致的破发比例较低,但凝固了市场化的脚步,而市场化发行却是大势所趋。改革后的市场化发行,虽然淡化了“窗口指导”,但由于新股发行要走行政审核的程序,我们虽称之为市场化发行,但也表现出“跛脚”的一面。再加上保荐机构只为发行人与自身的利益着想,丝毫不顾及市场的整体利益,更加剧了市场化发行趋向极端与片面。

        因此,对于庞大集团的巨幅破发现象,我们只能以淡然的心态视之。在目前的新股发行模式下,庞大集团虽然创造了诸多纪录,但绝对不会是“绝唱”。日前,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澄清快速扩容“砸盘”的传闻时表示,发行审核工作有序推进,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提高市场化程度是证监会一直的努力方向。但愿这个方向不要走错,改革的步伐能够更大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