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在炼钢厂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多年,以其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敢于挑战传统超越自我的气魄,技术上毫无保留的传帮带精神见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总是以锲而不舍的态度去对待生产技术上的难题。X连铸机自改造以来,铸坯的脱方缺陷一直困扰着我们。钢坯合格率低、钢铁料消耗高,连拉炉数低影响着正常的生产,XXX看到一根根被割掉的钢坯,心一阵阵的绞痛,那割掉的可是我们的财富啊,他怎么能不心疼呢?为此,他组织成立了车间攻关组,对X连铸机的脱方进行重点攻关,十几天一直扎在现场,一次次进入二冷室,令人窒息的高温只几分钟浑身上下就湿透了,安全帽和眼镜都烫手,几天下来嘴唇就裂了一道口子。通过现场勘察,及对钢种、净环水、浊环水参数变化的记录,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对结晶器的整体设计提出了疑问,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结晶器的构造不合理是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在结晶器不能及时改造的情况下他大胆提出了通过改造二次冷却的0段来抑制钢坯的脱方。新设计的0段自5月份投入使用以来,X连铸机的脱方得到了控制。连拉炉数、合格率显著提高,钢水收得率也降了下来,经过后面几个月的努力、钻研,通过改变一次冷却、配水参数的重新调整,水咀的重新选型,X连铸机目前一直正常的生产,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品种钢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他搜集了许多资料,并联系外地钢厂的同学交流经验,结合生产实际为一些新钢种制定出了详细的工艺参数。从大包保护,中包浇注,结晶器冷却,振动参数的调整,二冷参数的设定包括出坯码垛都做了详细安排。为改善精炼钢的内部质量,他对二冷水进行实地观察,摸索各种喷嘴的雾化效果,大家经常看到他浑身湿透,有时一个班就换了两身工作服。在生产过程中,大胆质疑传统理论,通过改换比水量,设定各冷却段的百分比,重新配比水咀型号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精炼钢的内部裂纹。品种钢质量的每一步提高,都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他既敢于挑战传统又有善于超越自我的勇气,在成绩面前他从不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树立新的目标,认识自我,找出差距。经过一段生产实践,达到一个更高的认识程度后,他总是在去完善一次工艺规程;然后在实践学习总结,在完善甚至否定原来的思路。正是这种永不知足,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才使的品种钢的工艺日益完善起来。
善于学习的他总是能把学到的知识我技术应用于工作中,用来指导生产,解决难题。作为车间生产技术主任他切实地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长期以来车间在生产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相对1#机而言2#机人员素质相对较差、生产事故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有的班段长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没有很好的管理职工,知人用人,又没有很强的大局观,没有站在车间的角度对班组进行管理,在对车间负责方面有失职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他对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合理搭配。同时出台了,《班段长考评细则》,充分发挥了班段长的带头作用,既强调了班段长的责任,更承认班段长的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通过考评,促进竞争,能上能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段长的责任心和上进心提高了,表率作用增强了,拖拖拉拉的作风不见了,懒惰情绪、敷衍了事没有了,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生产事故大大减少、质量指标长足进步,人员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教导职工把一切工作作到前头,抢事故的本领在强不如不出事故。对于生产准备工作,从座水口,砌摆槽,上引锭,放冷料等都要做到有专人确认、落实,保证万无一失,不放过影响质量工作的蛛丝马迹。另外要求一切工作从制度上规范、行为上要求、思想上重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职工树立“把简单的事情作好就是不简单,天天把简单的事情作好就是伟大”的思想,通过他不懈的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从管理角度上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在职工技术培训工作上,他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职工,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在技术培训上他不拘于书本的理论,将复杂的原理剖析得简单易懂,并生动形象的传述给职工,是技术培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工艺技术,质量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职工对工艺技术规程的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关键技术要作到多人掌握,如定尺调整、配水工艺,班段长、出坯组长,主控,配水都要会,引导职工一专多能。
在要求职工的同时,XXX不断学习,踏踏实实,树立正气,讲原则,身先士卒,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行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
记优秀科技工作者XXX
评论
15 views